<strong id="ylvzf"></strong>
    
    

  • <samp id="ylvzf"><track id="ylvzf"></track></samp>
    <video id="ylvzf"></video>
      1. <source id="ylvzf"><bdo id="ylvzf"></bdo></source>

        當前位置:首頁 > 專題專欄 > 最新專題 > 大武口區優化營商環境惠企政策專題

        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公布保留、取消各類 證明事項清單的通知

        發布日期:2021年08月20日 來源:大武口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公布保留、取消各類證明事項清單的通知

        石大政辦發〔202137


        星海鎮、區直各部門、各街道辦事處、駐地各有關單位

        為持續推進減證便民、優化服務改革,提高公共服務質量和效率,堅決取消各類不合法、不合理證明,切實減輕企業和群眾負擔?,F將《關于公布保留、取消各類證明事項清單》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附件:1.保留的證明事項清單(133項)

        2.取消的證明事項清單(10項)




        大武口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820

        (此件公開發布)



        ??


        附件1

        保留的證明事項清單(133項)

        序號

        政務服務事項名稱

        證明名稱

        設定依據

        承辦單位

        1

        殘疾狀況證明

        殘疾狀況證明

        自治區殘聯 自治區衛計委關于印發《寧夏回族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管理辦法)細則》的通知

        殘聯

        2

        部隊出具的軍人婚姻登記證明

        部隊出具的軍人婚姻登記證明

        根據民政部下發的婚姻登記條例工作規范第四章婚姻登記第三十條

        民政局

        3

        由公安機關出具撿拾棄嬰(兒童)的報案證明、接警記錄

        由公安機關出具撿拾棄嬰(兒童)的報案證明、接警記錄

        《中國公民收養子女登記辦法》

        民政局

        4

        申請健康檢查證明

        申請健康檢查證明

        《中國公民收養子女登記辦法》第五條

        民政局

        5

        由收養人經常居住地的計劃生育部門出具的收養人的無子女證明

        由收養人經常居住地的計劃生育部門出具的收養人的無子女證明

        《中國公民收養子女登記辦法》第五條

        民政局

        6

        由收養人所在單位或村(居)委員會出具的本人婚姻狀況、有無子女和撫養教育被收養人能力的情況證明

        由收養人所在單位或村(居)委員會出具的本人婚姻狀況、有無子女和撫養教育被收養人能力的情況證明

        《中國公民收養子女登記辦法》

        民政局

        7

        需提供當地公安機關出具的三代以內親屬關系證明或經過公證的與收養人有親屬關系的證明

        需提供當地公安機關出具的三代以內親屬關系證明或經過公證的與收養人有親屬關系的證明

        《中國公民收養子女登記辦法》

        民政局

        8

        被送養人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證明

        被送養人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證明

        《中國公民收養子女登記辦法》

        民政局

        9

        監護人為送養人的,并應當提交實際承擔監護責任的證明

        監護人為送養人的,并應當提交實際承擔監護責任的證明

        《中國公民收養子女登記辦法》

        民政局

        10

        因喪偶或者一方下落不明由單方送樣的,提交配偶死亡證明或者下落不明的證明

        因喪偶或者一方下落不明由單方送樣的,提交配偶死亡證明或者下落不明的證明

        《中國公民收養子女登記辦法》

        民政局

        11

        法定代表任職文件

        法定代表任職文件

        【行政法規】《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411(199810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52號發布,根據2004627日《國務院關于修改〈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的決定》修訂)第七條 申請事業單位法人登記,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下列文件:(一)登記申請書;(二)審批機關的批準文件;(三)場所使用權證明;(四)經費來源證明;(五)其他有關證明文件?!静块T規章】《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國家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2005415日)第三十七條 申請事業單位法人設立登記,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下列文件:(一)事業單位法人設立(備案)登記申請書;(二)事業單位法定代表人登記申請表;(三)事業單位章程草案;(四)審批機關批準設立的文件;(五)擬任法定代表人現任該單位行政職務的任職文件;(六)擬任法定代表人的居民身份證復印件或者其他身份證明文件;(七)具有法定資格的驗資機構出具的驗資證明;(八)住所證明;(九)登記管理機關要求提交的其他相關文件。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事業單位的,還應當提交舉辦單位的法人資格證明文件。業務范圍中有涉及資質認可事項或者執業許可事項的,需出示相應的資質認可證明或者執業許可證明,并提交其復印件。第三十八條批準事業單位設立的文件種類如下:(一)機構編制管理部門的批準文件;(二)其他有關政府部門的批準文件;(三)舉辦單位決定設立的文件;(四)其他批準設立的文件。第四十六條事業單位申請變更登記,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法定代表人簽署的事業單位法人變更登記申請書和《事業單位法人證書》副本復印件。因變更事項的不同,還應當提交其他相應文件:(一)變更名稱的,提交審批機關批準文件;(二)變更住所的,提交新住所證明文件;(三)變更宗旨和業務范圍且內容涉及資質認可或者執業許可的,出示相應的資質認可證明或者執業許可證明,并提交其復印件;(四)變更法定代表人的,提交事業單位法定代表人登記申請表、現任法定代表人免職文件、擬任法定代表人任職文件和居民身份證復印件或者其他身份證明文件;(五)變更經費來源的,提交經費來源改變的證明文件;(六)變更開辦資金的,提交具有法定資格的驗資機構出具的驗資證明。

        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機關

        12

        身份證明

        身份證明

        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機關

        13

        住所證明

        住所證明

        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機關

        14

        驗資證明

        驗資證明

        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機關

        15

        資質證明

        資質證明

        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機關

        16

        經費來源

        經費來源

        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機關

        17

        撤銷或者解散的證明文件

        撤銷或者解散的證明文件

        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機關

        18

        清算報告

        清算報告

        【行政法規】《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411號第十三條 事業單位被撤銷、解散的,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或者注銷備案。......事業單位辦理注銷登記,應當提交撤銷或者解散該事業單位的文件和清算報告。

        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機關

        19

        無犯罪記錄證明

        無犯罪記錄證明

        201691日公安部《關于印發《關于改進和規范公安派出所出具證明工作的意見》的通知》 二、公民在辦理相關社會事務時,無法用法定身份證件證明的事項,需要公安派出所開具相關證明的,由公安派出所根據具體情況予以辦理。主要包括下列9類情形:8、無犯罪記錄證明。犯罪記錄是國家專門機關對犯罪人員情況的客觀記載。根據相關規定,國家建立并逐步完善犯罪記錄制度,人民法院負責通報犯罪人員生效的刑事裁判文書以及其他有關信息,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和司法行政機關分別負責受理、審核和處理有關犯罪記錄的查詢申請。公安派出所在向社會提供犯罪信息查詢服務時,應當嚴格依照法律法規關于升學、服現役、就業等資格、條件的規定辦理。公民因辦理出國(境)事務需要,可以申請查詢本人有無犯罪記錄。使用犯罪人員信息的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應當按照查詢目的使用有關信息,對犯罪人員信息要嚴格保密。

        大武口區公安分局

        20

        臨時身份證明

        臨時身份證明

        201691日公安部《關于印發《關于改進和規范公安派出所出具證明工作的意見》的通知》二、公民在辦理相關社會事務時,無法用法定身份證件證明的事項,需要公安派出所開具相關證明的,由公安派出所根據具體情況予以辦理。主要包括下列9類情形:7、臨時身份證明。對急需登機、乘火車、長途汽車、船舶、住旅館、參加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因丟失、被盜或者忘記攜帶等原因無法出示法定身份證件的人員,機場、火車站、港口等公安派出所和旅館、考場轄區公安派出所通過查詢全國人口信息系統核準人員身份后辦理并注明有效期限,用于臨時搭乘飛機、火車、長途汽車、船舶和入住旅館、參加考試。公民在辦理婚姻登記時,因特殊原因未能出示居民戶口簿的,戶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本著便民利民、優化服務的原則,在核實相關信息后辦理并注明用途和有效期限。

        大武口區公安分局

        21

        體檢證明

        體檢證明

        《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第三章第二十三條“新生入學應當提交體檢證明,托幼機構與小學生在入托、入學時應當查驗預防接種證”

        教育體育局

        22

        少數民族證明

        少數民族證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關于印發<石嘴山市2018年普通高中學校招生錄取照顧政策條件審核細則(試行)>的通知》石教體發〔201852

        教育體育局

        23

        殘疾考生證明

        殘疾考生證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

        教育體育局

        24

        戶口本

        戶口本

        《義務教育法》(19864月通過,20066月修訂)第二章第十一條第一款:“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的兒童,可以推遲到七周歲?!薄秾幭闹行W生學籍管理實施辦法細則》第二章第十條:“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由戶籍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門按照免試、就近、劃片、分配的原則,就近安排進入當地公辦小學就讀。條件不具備的地區的兒童,可以推遲到七周歲?!?/span>

        教育體育局

        25

        身份證、戶口本、學歷證書、派出所出具的無犯罪記錄證明

        身份證、戶口本、學歷證書、派出所出具的無犯罪記錄證明

        《民辦教育促進法》(2016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五十五號)第十條:舉辦民辦學校的社會組織,應當具有法人資格。舉辦民辦學校的個人,應當具有政治權利和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民辦學校應當具備法人條件。

        教育體育局

        26

        戶口簿

        戶口簿

        《教育部關于印發<中小學生學籍管理辦法>的通知》(教基一〔20137號)第十條:“如學生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提出修改學生基礎信息的,憑《居民戶口簿》或其他證明文件向學校提出申請,并附《居民戶口簿》復印件或其他證明復印件,由學校核準變更學籍信息,并報學籍主管部門核準?!?/span>

        教育體育局

        27

        房產證明

        房產證明

        《義務教育法》(19864月通過,20066月修訂)第二章第十二條第一款:“適齡兒童、少年免試入學。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入學?!?/span>

        教育體育局

        28

        兒童預防接種證

        兒童預防接種證

        《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2016413日國務院第129次常務會議通過)第二十七條:“兒童入托、入學時,托幼機構、學校應當查驗預防接種證,發現未依照國家免疫規劃受種的兒童,應當向所在地的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者兒童居住地承擔預防接種工作的接種單位報告,并配合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者接種單位督促其監護人在兒童入托、入學后及時到接種單位補種?!?/span>

        教育體育局

        29

        舉辦者身份證或法人登記證件(籌設、直接正式設立)

        舉辦者身份證或法人登記證件(籌設、直接正式設立)

        《民辦教育促進法》(2016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五十五號)第十條:舉辦民辦學校的社會組織,應當具有法人資格。舉辦民辦學校的個人,應當具有政治權利和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民辦學校應當具備法人條件。

        教育體育局

        30

        校長、教師、財會人員的資格證明文件

        校長、教師、財會人員的資格證明文件

        《民辦教育促進法》(2016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五十五號)第二十四條:民辦學校參照同級同類公辦學校校長任職的條件聘任校長,年齡可以適當放寬。第二十九條:民辦學校聘任的教師,應當具有國家規定的任教資格。第三十五條:民辦學校應當依法建立財務、會計制度和資產管理制度,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設置會計賬簿。

        教育體育局

        31

        資產來源、資金數額及有效證明文件(籌設、直接正式設立)

        資產來源、資金數額及有效證明文件(籌設、直接正式設立)

        《民辦教育促進法》(2016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五十五號)第十三條:申請籌設民辦學校,舉辦者應當向審批機關提交下列材料:(三)資產來源、資金數額及有效證明文件,并載明產權;第十五條:申請正式設立民辦學校的,舉辦者應當向審批機關提交下列材料:(四) 學校資產的有效證明文件。

        教育體育局

        32

        房屋使用證明,有資質的專業機構出具的房屋抗震安全鑒定報告,建、自購房屋的需載明產權;租賃房屋的需提供租賃合同。(籌設、正式設立)

        房屋使用證明,有資質的專業機構出具的房屋抗震安全鑒定報告,建、自購房屋的需載明產權;租賃房屋的需提供租賃合同。(籌設、正式設立)

        《民辦教育促進法》,申請籌設學前教育機構,舉辦者應當向登記機關提交下列材料:房屋使用證明,有資質的專業機構出具的房屋抗震安全鑒定報告。同時,自建、自購房屋的需載明產權;租賃房屋的需提供租賃合同。

        教育體育局

        33

        思想品德認定

        思想品德認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資格條例》

        教育體育局

        34

        入黨政審材料

        入黨政審材料

        《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第十六條:黨組織必須對發展對象進行政治審查

        各基層黨組織

        35

        項目建設等不在水源地的證明

        項目建設等不在水源地的證明

        1.《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石嘴山市第一、第二水源地保護區調整方案的批復》(寧政函[2015]116號) 2.《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調整方案的批復》(寧政函[2014]24

        農業農村和水務局

        36

        所在單位或者社會保險機構出具的收入證明

        所在單位或者社會保險機構出具的收入證明

        寧夏回族自治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實施辦法

        民政局

        37

        城鎮零就業家庭、城鎮失業人員中的“4050”人員、享受城市低保人員等12類就業困難群體證明

        城鎮零就業家庭、城鎮失業人員中的“4050”人員、享受城市低保人員等12類就業困難群體證明

        自治區人社廳、財政廳、扶貧辦關于下達2018年自治區購買公益性就業崗位計劃的通知》(寧人社發201851號)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38

        朝覲人員低保戶、非共產黨員證明

        朝覲人員低保戶、非共產黨員證明

        寧宗發20189號文件《關于做好2018年度朝覲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

        民族宗教事務管理局

        39

        申請廉租住房居住證明

        申請廉租住房居住證明

        2011年石嘴山市城市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申請須知

        住房城鄉建設和交通局

        40

        領取廉租住房補貼發放證明

        領取廉租住房補貼發放證明

        2011年石嘴山市城市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申請須知

        住房城鄉建設和交通局

        41

        家庭貧困證明

        家庭貧困證明

        2018年石嘴山市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助學申請通知

        團委

        42

        申請變更采購方式(競爭性談判)

        在省級以上財政部門指定的媒體上發布招標公告的證明材料

        【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2014年修正)
        第二十七條 采購人采購貨物或者服務應當采用公開招標方式的,其具體數額標準,屬于中央預算的政府采購項目,由國務院規定;屬于地方預算的政府采購項目,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因特殊情況需要采用公開招標以外的采購方式的,應當在采購活動開始前獲得設區的市、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的批準。
        【行政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2015年國務院令第658號)
        第二十三條 采購人采購公開招標數額標準以上的貨物或者服務,符合政府采購法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規定情形或者有需要執行政府采購政策等特殊情況的,經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批準,可以依法采用公開招標以外的采購方式。
        【部門規章】《政府采購非招標采購方式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令第74號)
        第四條 達到公開招標數額標準的貨物、服務采購項目,擬采用非招標采購方式的,采購人應當在采購活動開始前,報經主管預算單位同意后,向設區的市、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申請批準。
        【部門規章】《政府采購競爭性磋商采購方式管理暫行辦法》(財庫〔2014214號)
        第四條 達到公開招標數額標準的貨物、服務采購項目,擬采用競爭性磋商采購方式的,采購人應當在采購活動開始前,報經主管預算單位同意后,依法向設區的市、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申請批準。

        財政局

        43

        等級運動員稱號授予

        成績證明單

        【部門規章】《運動員技術等級管理辦法》(國家體育總局令第18號)
        第五條 總局負責全國范圍內運動員技術等級的管理。具體工作由競技體育司負責。
        第十條 各省級體育行政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可以將二級運動員、三級運動員審批權授予本行政區域內地市級體育行政部門,可以將三級運動員審批權授予本行政區域內縣級體育行政部門。

        教育體育局

        44

        僑眷身份認定

        親屬關系證明

        【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199097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 自199111日起施行 根據200010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的決定》修正 建議改為:2009第二次修正)
        第二條 歸僑是指回國定居的華僑。華僑是指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僑眷是指華僑、歸僑在國內的眷屬。本法所稱僑眷包括:華僑、歸僑的配偶,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以及同華僑、歸僑有長期撫養關系的其他親屬。
        【行政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實施辦法》(200464日國務院第53次常務會議通過,2004623日國務院第410號令公布,自200471日起施行。) 第二條第一款歸僑、僑眷的身份,由其常住戶口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僑務工作的機構根據本人申請審核認定。
        【地方性法規】《寧夏回族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辦法》(1995816日寧夏回族自治區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 200392日寧夏回族自治區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修訂通過)
        第三條 歸僑、僑眷身份需要確認的,由申請人持所在單位、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或者戶籍所在地公安機關根據其人事檔案、本人提供有效證件出具的親屬關系證明,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僑務工作部門確認。同華僑、歸僑有連續五年以上撫養關系的其他親屬且申請僑眷身份時仍保持撫養關系的,其僑眷身份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僑務工作部門依據公證機關出具的撫養公證書審核確認。

        統戰部

        45

        歸僑身份認定

        華僑身份證明

        【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199097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 自199111日起施行 根據200010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的決定》修正 建議改為:2009第二次修正)
        第二條 歸僑是指回國定居的華僑。華僑是指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僑眷是指華僑、歸僑在國內的眷屬。本法所稱僑眷包括:華僑、歸僑的配偶,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以及同華僑、歸僑有長期撫養關系的其他親屬。
        【行政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實施辦法》(200464日國務院第53次常務會議通過,2004623日國務院第410號令公布,自200471日起施行。)
        第二條第一款歸僑、僑眷的身份,由其常住戶口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僑務工作的機構根據本人申請審核認定。
        【地方性法規】《寧夏回族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辦法》(1995816日寧夏回族自治區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 200392日寧夏回族自治區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修訂通過)
        第三條 歸僑、僑眷身份需要確認的,由申請人持所在單位、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或者戶籍所在地公安機關根據其人事檔案、本人提供有效證件出具的親屬關系證明,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僑務工作部門確認。同華僑、歸僑有連續五年以上撫養關系的其他親屬且申請僑眷身份時仍保持撫養關系的,其僑眷身份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僑務工作部門依據公證機關出具的撫養公證書審核確認。

        統戰部

        46

        華僑回國定居審批

        原戶籍地派出所出具的戶口注銷證明

        【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主席令第57號)
        第十三條定居國外的中國公民要求回國定居的,應當在入境前向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館、領館或者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駐外機構提出申請,也可以由本人或者經由國內親屬向擬定居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僑務部門提出申請。
        【部門規章】《國務院僑辦、公安部、外交部《關于印發<華僑回國定居辦理工作規定>的通知》(國僑發〔201318號)
        第七條 市級人民政府僑務部門收到縣級人民政府僑務部門報送的申請材料后,應當對申請材料進行復核,于五個工作日內提出復核意見報省級人民政府僑務部門審批。華僑回國定居申請數量較多的省、自治區,可以由市級人民政府僑務部門審批華僑回國定居申請。
        【規范性文件】《寧夏回族自治區華僑來寧定居辦理工作暫行辦法》(寧僑辦發〔20146號)
        第三部分 申請和受理,華僑申請來寧定居,由擬定居住地的縣級人民政府僑務部門負責受理,地級市人民政府僑務部門負責審批。

        統戰部

        47

        民族成份變更

        婚姻關系(收養)證明

        【部門規章】《中國公民民族成份登記管理辦法》(國家民委 公安部 第2號令)
        第四條 國務院民族事務部門和公安部門負責指導、監管公民民族成份的登記和管理工作。
        第十一條 申請變更民族成份,按照下列程序辦理:
        (一)申請人向戶籍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民族事務部門提出申請;
        (二)縣級人民政府民族事務部門對變更申請提出初審意見,對不符合條件的申請予以退回,并書面說明不予受理的理由;對符合條件的申請,自受理之日起的十個工作日內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民族事務部門審批。
        對于十個工作日內不能提出初審意見的,經縣級人民政府民族事務部門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十個工作日;
        (三)上一級人民政府民族事務部門應當在收到審批申請之日起的十個工作日內,出具書面審批意見,并反饋給縣級人民政府民族事務部門;
        (四)縣級人民政府民族事務部門應當在收到審批意見的十個工作日內,將審批意見告知申請人。審批同意的,并將審批意見、公民申請書及相關證明材料抄送縣級人民政府公安部門;
        (五)公安部門應當依據市級人民政府民族事務部門的審批意見,嚴格按照公民戶籍主項信息變更的管理程序,在十五個工作日內辦理公民民族成份變更登記。
        【規范性文件】《關于中國公民確定民族成份的規定》(民委(政)字〔1990217號)
        八、加入中國籍的外國人及其后裔,或中國人同外國人結婚所生子女的民族成份,按下列原則處理:
        2.
        加入中國國籍的外國人自愿申請填報為我國某一民族成份的,持所在單位出具證明,報省、自治區、直轄市民族工作部門批準。

        統戰部

        48

        城市生活垃圾經營性清掃、收集、運輸服務許可證核定

        垃圾運輸清潔車輛及設備的證明材料

        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主席令第57號)
        第十三條定居國外的中國公民要求回國定居的,應當在入境前向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館、領館或者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駐外機構提出申請,也可以由本人或者經由國內親屬向擬定居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僑務部門提出申請。
        【部門規章】《國務院僑辦、公安部、外交部《關于印發<華僑回國定居辦理工作規定>的通知》(國僑發〔201318號)
        第七條 市級人民政府僑務部門收到縣級人民政府僑務部門報送的申請材料后,應當對申請材料進行復核,于五個工作日內提出復核意見報省級人民政府僑務部門審批。華僑回國定居申請數量較多的省、自治區,可以由市級人民政府僑務部門審批華僑回國定居申請。
        【規范性文件】《寧夏回族自治區華僑來寧定居辦理工作暫行辦法》(寧僑辦發〔20146號)
        第三部分 申請和受理,華僑申請來寧定居,由擬定居住地的縣級人民政府僑務部門負責受理,地級市人民政府僑務部門負責審批。

        綜合執法局

        49

        挖掘城市道路

        施工單位的資質證明

        【行政法規】《城市道路管理條例》(199664日國務院令第198號,201111日、201731日、2019324予以修改)
        第三十條:未經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門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占用或挖掘城市道路。
        第三十一條 第一款:因特殊情況需要臨時占用城市道路的,須經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門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批準,方可按照規定占用。第三十三條:因工程建設需要挖掘城市道路的,應當持城市規劃部門批準簽發的文件和有關設計文件,到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門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辦理審批手續,方可按照規定挖掘。新建、擴建、改建的城市道路交付使用后5年內、大修的城市道路竣工后3年內不得挖掘;因特殊情況需要挖掘的,須經縣級以上城市人民政府批準。
        【行政法規】《城市道路管理條例》(199664日國務院令第198號,201111日予以修改)第二十九條:依附于城市道路建設各種管線、桿線等設施的,應當經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門批準,方可建設。
        【國務院決定】《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2004629日國務院令第412號,2009129日,2016825日予以修改)附件第109項:城市橋梁上架設各類市政管線審批,實施機關:所在城市的市人民政府市政工程設施行政主管部門。
        【行政法規】《國務院關于印發清理規范投資項目報建審批事項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629)第二條第(二)項:將‘占用、挖掘城市道路審批’、‘依附于城市道路建設各種管線、桿線等設施審批’、‘城市橋梁上架設各類市政管線審批’3項合并為‘市政設施建設類審批’1項”。

        綜合執法局

        50

        占用城市道路

        施工單位的資質證明

        【行政法規】《城市道路管理條例》(199664日國務院令第198號,201111日、201731日、2019324予以修改)
        第三十條:未經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門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占用或挖掘城市道路。
        第三十一條 第一款:因特殊情況需要臨時占用城市道路的,須經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門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批準,方可按照規定占用。第三十三條:因工程建設需要挖掘城市道路的,應當持城市規劃部門批準簽發的文件和有關設計文件,到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門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辦理審批手續,方可按照規定挖掘。新建、擴建、改建的城市道路交付使用后5年內、大修的城市道路竣工后3年內不得挖掘;因特殊情況需要挖掘的,須經縣級以上城市人民政府批準。
        【行政法規】《城市道路管理條例》(199664日國務院令第198號,201111日予以修改)第二十九條:依附于城市道路建設各種管線、桿線等設施的,應當經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門批準,方可建設。
        【國務院決定】《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2004629日國務院令第412號,2009129日,2016825日予以修改)附件第109項:城市橋梁上架設各類市政管線審批,實施機關:所在城市的市人民政府市政工程設施行政主管部門。
        【行政法規】《國務院關于印發清理規范投資項目報建審批事項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629)第二條第(二)項:將‘占用、挖掘城市道路審批’、‘依附于城市道路建設各種管線、桿線等設施審批’、‘城市橋梁上架設各類市政管線審批’3項合并為‘市政設施建設類審批’1項”。

        綜合執法局

        51

        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注銷

        申請單位營業執照、法人身份證明

        【部門規章】《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管理辦法》(2015 年住建部令第21號)第三章第二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城鎮排水主管部門應當依法辦理排水許可的注銷手續:(一)排水戶依法終止的;(二)排水許可依法被撤銷、撤回,或者排水許可證被吊銷的;(三)排水許可證有效期滿且未延續許可的;(四)法律、法規規定的應當注銷排水許可的其他情形。

        綜合執法局

        52

        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延期

        按規排放污水證明

        【部門規章】《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管理辦法》(2015 年住建部令第21號)第二章第十條 排水許可證有效期滿需要繼續排放污水的,排水戶應當在有效期屆滿30日前,向城鎮排水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城鎮排水主管部門應當在有效期屆滿前作出是否準予延續的決定。準予延續的,有效期延續5年。排水戶在排水許可證有效期內,嚴格按照許可內容排放污水,且未發生違反本辦法規定行為的,有效期屆滿30日前,排水戶可提出延期申請,經原許可機關同意,可不再進行審查,排水許可證有效期延期5年。

        綜合執法局

        申請單位經營場所的租賃或產權協議證明材料、營業執照和法人證明材料

        【部門規章】《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管理辦法》(2015 年住建部令第21號)第二章第十條 排水許可證有效期滿需要繼續排放污水的,排水戶應當在有效期屆滿30日前,向城鎮排水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城鎮排水主管部門應當在有效期屆滿前作出是否準予延續的決定。準予延續的,有效期延續5年。排水戶在排水許可證有效期內,嚴格按照許可內容排放污水,且未發生違反本辦法規定行為的,有效期屆滿30日前,排水戶可提出延期申請,經原許可機關同意,可不再進行審查,排水許可證有效期延期6年。

        綜合執法局

        53

        臨時性建筑物搭建、堆放物料、占道施工審批

        確實屬于建設等特殊需要的證明材料

        【行政法規】《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1992628日國務院令第101號,201111日、201731日予以修改)第十四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在街道兩側和公共場地堆放物料,搭建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因建設等特殊需要,在街道兩側和公共場地臨時堆放物料,搭建非永久性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的,必須征得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后,按照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綜合執法局

        54

        固定戶外廣告設置

        戶外廣告設施載體的使用權證明文件

        【行政法規】《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1992628日國務院令第101號,201111日、201731日予以修改)
        第十一條 第二款:大型戶外廣告的設置必須征得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后,按照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第十七條 第二款:單位和個人在城市建筑物、設施上張掛、張貼宣傳品等,須經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批準。

        綜合執法局

        55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資金的給付

        疾病診斷證明原件1份,A4

        【行政法規】《社會救助暫行辦法》(《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國務院令第7092019修訂)
        第九條 國家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且符合當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財產狀況規定的家庭,給予最低生活保障。
        第十一條 第三款 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經審查,對符合條件的申請予以批準,并在申請人所在村、社區公布;對不符合條件的申請不予批準,并書面向申請人說明理由。
        第十二條 對批準獲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按照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差額,按月發給最低生活保障金。
        【地方政府規章】《寧夏回族自治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實施辦法》(2003年自治區政府令第54號)
        第四條第一款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工作。

        民政局

        56

        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資金的給付

        疾病診斷證明原件1份,A4

        【行政法規】《社會救助暫行辦法》(《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國務院令第7092019修訂)
        第九條 國家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且符合當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財產狀況規定的家庭,給予最低生活保障。
        第十一條 第三款 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經審查,對符合條件的申請予以批準,并在申請人所在村、社區公布;對不符合條件的申請不予批準,并書面向申請人說明理由。
        第十二條 對批準獲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按照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差額,按月發給最低生活保障金。
        【地方政府規章】《寧夏回族自治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實施辦法》(2003年自治區政府令第54號)
        第四條第一款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工作。

        民政局

        57

        對遺體運往非死亡地的審批

        死亡證明原件1份,A4

        【規范性文件】《關于尸體運輸管理的若干規定》(民事發〔19932號)
        三、凡屬異地死亡者,其尸體原則上就地、就近盡快處理。如有特殊情況確需運往其他地方的,死者家屬要向縣以上殯葬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經同意并出具證明后,由殯儀館專用車輛運送。

        民政局

        58

        居住在中國內地的中國公民在內地收養登記、解除收養關系登記

        收養人無子女證明原件1份,A4

        【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1998修正)
        第十五條 收養應當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收養關系自登記之日起成立。收養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的,辦理登記的民政部門應當在登記前予以公告。收養關系當事人愿意訂立收養協議的,可以訂立收養協議。收養關系當事人各方或者一方要求辦理收養公證的,應當辦理收養公證。
        第二十八條 當事人協議解除收養關系的,應當到民政部門辦理解除收養關系的登記。
        【行政法規】《中國公民收養子女登記辦法》(2019修訂)
        第二條 中國公民在中國境內收養子女或者協議解除收養關系的,應當依照本辦法的規定辦理登記。辦理收養登記的機關是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

        民政局

        59

        水域灘涂養殖首次發證

        四至邊界有關證明原件1份,A4

        【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1986120日主席令第三十四號,20131228日予以修改)
        第十一條 國家對水域利用進行統一規劃,確定可以用于養殖業的水域和灘涂。單位和個人使用國家規劃確定用于養殖業的全民所有的水域、灘涂的,使用者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由本級人民政府核發養殖證,許可其使用該水域、灘涂從事養殖生產。核發養殖證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集體所有的或者全民所有由農業集體經濟組織使用的水域、灘涂,可以由個人或者集體承包,從事養殖生產。

        民政局

        60

        漁業船舶登記

        原船籍港登記機關出具的漁業船舶所有權注銷登記證明書(制造漁業船舶除外)原件復印件各1份,A4

        【行政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條例》(198973日國務院令第38號,201118日予以修改)
        第十二條:漁業船舶在向漁政漁港監督管理機關申請船舶登記,并取得漁業船舶國籍證書或者漁業船舶登記證書后,方可懸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航行。
        【部門規章】《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船舶登記辦法》(20121022日農業部令第8號,20131231日予以修改)
        第三條:農業農村部主管全國漁業船舶登記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政局具體負責全國漁業船舶登記及其監督管理工作??h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漁業船舶登記工作??h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漁港監督機關(以下稱登記機關)依照規定權限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漁業船舶登記及其監督管理工作。
        第六條:漁業船舶所有人應當向戶籍所在地或企業注冊地的縣級以上登記機關申請辦理漁業船舶登記。遠洋漁業船舶登記由漁業船舶所有人向所在地省級登記機關申請辦理。中央在京直屬企業所屬遠洋漁業船舶登記由漁業船舶所有人向船舶所在地的省級登記機關申請辦理。

        民政局

        漁業船舶所有權的證明文件原件復印件各1份,A4

        【行政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條例》(198973日國務院令第38號,201118日予以修改)
        第十二條:漁業船舶在向漁政漁港監督管理機關申請船舶登記,并取得漁業船舶國籍證書或者漁業船舶登記證書后,方可懸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航行。
        【部門規章】《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船舶登記辦法》(20121022日農業部令第8號,2013年12月31日予以修改)

        第三條:農業農村部主管全國漁業船舶登記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政局具體負責全國漁業船舶登記及其監督管理工作??h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漁業船舶登記工作??h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漁港監督機關(以下稱登記機關)依照規定權限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漁業船舶登記及其監督管理工作。
        第六條:漁業船舶所有人應當向戶籍所在地或企業注冊地的縣級以上登記機關申請辦理漁業船舶登記。遠洋漁業船舶登記由漁業船舶所有人向所在地省級登記機關申請辦理。中央在京直屬企業所屬遠洋漁業船舶登記由漁業船舶所有人向船舶所在地的省級登記機關申請辦理。

        民政局

        61

        對判刑停止撫恤傷殘人員恢復撫恤待遇審查

        服刑期滿的證明材料原件復印件各1份,A4

        部門規章】《傷殘撫恤管理辦法》(2019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事務部令第1號修訂。2013年民政部令第50號修訂)
        第二十九條 中止撫恤的傷殘人員在刑滿釋放并恢復政治權利、取消通緝或者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后,經本人(精神病患者由其利害關系人)申請,并經縣級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審查符合條件的,從審核確認的下一個月起恢復撫恤和相關待遇,原停發的撫恤金不予補發。辦理恢復撫恤手續應當提供下列材料:本人申請、戶口登記簿、司法機關的相關證明。需要重新辦證的,按照證件丟失規定辦理。第二十七條 中止撫恤的傷殘人員在刑滿釋放并恢復政治權利或者取消通緝后,經本人申請,并經民政部門審查符合條件的,從第二個月起恢復撫恤,原停發的撫恤金不予補發。辦理恢復撫恤手續應當提供下列材料:本人申請、戶口本、司法部門的相關證明。需要重新辦證的,按照證件丟失規定辦理。

        退役軍人事務

        62

        退役的因戰、因公致殘的殘疾軍人舊傷復發死亡遺屬一次性撫恤金的給付

        享受待遇的優撫對象死亡證明原件復印件各1份,A4

        【行政法規】《軍人撫恤優待條例》(2019年國務院令第709號修正)
        第二十八條 第一款 退出現役的因戰、因公致殘的殘疾軍人因舊傷復發死亡的,由縣級人民政府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按照因公犧牲軍人的撫恤金標準發給其遺屬一次性撫恤金,其遺屬享受因公犧牲軍人遺屬撫恤待遇

        退役軍人事務局


        申請人與殘疾軍人的關系證明原件復印件各1份,A4

        【行政法規】《軍人撫恤優待條例》(2019年國務院令第710號修正)
        第二十八條 第一款 退出現役的因戰、因公致殘的殘疾軍人因舊傷復發死亡的,由縣級人民政府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按照因公犧牲軍人的撫恤金標準發給其遺屬一次性撫恤金,其遺屬享受因公犧牲軍人遺屬撫恤待遇

        退役軍人事務局

        63

        犧牲、病故后6個月工資給付

        死亡證明原件復印件1份,A4

        【規范性文件】民政部、財政部、總政治部、原總后勤部《關于移交政府安置的軍隊退休干部及隨軍家屬、遺屬醫療、生活補助問題的通知》[2004]政干字
        286號規定,三(二)軍隊離退休干部去世后,從去世的下月起,給其遺屬繼續發6個月的軍隊離退休干部生前退休費。軍隊退休干部遺屬符合享受生活補助費條件的,從第7個月起領取生活補助費。(三)享受生活補助費的軍隊軍隊退休干部隨軍遺屬去世后,一次性發放生前6個月的生活補助費,作為喪葬費,包干使用。

        退役軍人事務局

        64

        優撫對象醫療保障

        疾病診斷證明書原件復印件各1份,A4

        【行政法規】《軍人撫恤優待條例》(2019年第二次修訂)
        第三十四條 國家對一級至六級殘疾軍人的醫療費用按照規定予以保障,由所在醫療保險統籌地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單獨列賬管理。具體辦法由國務院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會同國務院勞動保障部門、財政部門規定。
        七級至十級殘疾軍人舊傷復發的醫療費用,已經參加工傷保險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未參加工傷保險,有工作的由工作單位解決,沒有工作的由當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解決;七級至十級殘疾軍人舊傷復發以外的醫療費用,未參加醫療保險且本人支付有困難的,由當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酌情給予補助。
        殘疾軍人、復員軍人、帶病回鄉退伍軍人以及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享受醫療優惠待遇。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中央財政對撫恤優待對象人數較多的困難地區給予適當補助,用于幫助解決撫恤優待對象的醫療費用困難問題。
        【民政部文件】20077月民發〔2007101號《優撫對象醫療保障辦法》。

        退役軍人事務局

        65

        部分烈士(含錯殺后被平反人員)子女認定及生活補助給付

        與烈士關系證明居民身份證原件復印件各1份,A4

        【規范性文件】民政部、財政部《關于給部分烈士子女發放定期生活補助的通知》(民發〔201227號)
        根據中央領導同志有關批示精神,經研究決定,從201171日起,給部分烈士子女(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錯殺后被平反人員的子女,下同)發放定期生活補助?,F將有關問題通知如下:一、部分烈士子女是指居住在農村和城鎮無工作單位、18周歲之前沒有享受過定期撫恤金待遇且年滿60周歲的烈士子女?!?/span>
        【規范性文件】民政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落實給部分烈士子女發放定期生活補助政策的實施意見》(民辦發〔20123號)中“根據民政部、財政部《關于給部分烈士子女發放定期生活補助的通知》(民發〔201227號,以下簡稱《通知》)規定,自201171日起,給部分烈士子女(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錯殺后被平反人員的子女,下同)每人每月發放130元的定期生活補助。為確保政策順利貫徹落實,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一、適用對象的界定:政策實施對象的人員范圍為,居住在農村和城鎮無工作單位、18周歲以前沒有享受過定期撫恤金待遇且年滿60周歲的烈士子女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錯殺后被平反人員(以下簡稱錯殺被平反人員)子女。

        退役軍人事務局

        66

        退出現役的殘疾軍人病故喪葬補助費的給付

        享受待遇的優撫對象死亡證明原件1份,A4

        【行政法規】《軍人撫恤優待條例》(2019年第二次修訂)
        第二十八條 退出現役的因戰、因公致殘的殘疾軍人因舊傷復發死亡的,由縣級人民政府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按照因公犧牲軍人的撫恤金標準發給其遺屬一次性撫恤金,其遺屬享受因公犧牲軍人遺屬撫恤待遇。退出現役的因戰、因公、因病致殘的殘疾軍人因病死亡的,對其遺屬增發12個月的殘疾撫恤金,作為喪葬補助費;其中,因戰、因公致殘的一級至四級殘疾軍人因病死亡的,其遺屬享受病故軍人遺屬撫恤待遇。

        退役軍人事務局

        申請人與殘疾軍人的關系證明原件1份,A4

        【行政法規】《軍人撫恤優待條例》(2019年第二次修訂)
        第二十八條 退出現役的因戰、因公致殘的殘疾軍人因舊傷復發死亡的,由縣級人民政府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按照因公犧牲軍人的撫恤金標準發給其遺屬一次性撫恤金,其遺屬享受因公犧牲軍人遺屬撫恤待遇。退出現役的因戰、因公、因病致殘的殘疾軍人因病死亡的,對其遺屬增發13個月的殘疾撫恤金,作為喪葬補助費;其中,因戰、因公致殘的一級至四級殘疾軍人因病死亡的,其遺屬享受病故軍人遺屬撫恤待遇。

        退役軍人事務局

        67

        傷殘等級評定

        負傷時住院治療的醫治病例和醫療終結后的診斷證明原件復印件各1份,A4

        【行政法規】《軍人撫恤優待條例》(20048月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令第413號公布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符合下列情況的中國公民:
        (一)在服役期間因戰因公致殘退出現役的軍人,在服役期間因病評定了殘疾等級退出現役的殘疾軍人;
        (二)因戰因公負傷時為行政編制的人民警察;
        (三)因參戰、參加軍事演習、軍事訓練和執行軍事勤務致殘的預備役人員、民兵、民工以及其他人員;
        (四)為維護社會治安同違法犯罪分子進行斗爭致殘的人員;
        (五)為搶救和保護國家財產、人民生命財產致殘的人員;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由退役軍人事務部門負責傷殘撫恤的其他人員。
        前款所列第(三)、第(四)、第(五)項人員根據《工傷保險條例》應當認定視同工傷的,不再辦理因戰、因公傷殘撫恤。
        【行政法規】《傷殘撫恤管理辦法》(2019年修訂) 第五條 評定殘疾等級包括新辦評定殘疾等級、補辦評定殘疾等級、調整殘疾等級。新辦評定殘疾等級是指對本辦法第二條第一款第(一)項以外的人員認定因戰因公殘疾性質,評定殘疾等級。補辦評定殘疾等級是指對現役軍人因戰因公致殘未能及時評定殘疾等級,在退出現役后依據《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的規定,認定因戰因公殘疾性質、評定殘疾等級。調整殘疾等級是指對已經評定殘疾等級,因原致殘部位殘疾情況變化與原評定的殘疾等級明顯不符的人員調整殘疾等級級別,對達不到最低評殘標準的可以取消其殘疾等級。
        屬于新辦評定殘疾等級的,申請人應當在因戰因公負傷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3年內提出申請;屬于調整殘疾等級的,應當在上一次評定殘疾等級1年后提出申請。 第四條 殘疾等級評定包括新辦評定殘疾等級、補辦評定殘疾等級、調整殘疾等級。
        新辦評定殘疾等級是指對第二條第一款第 (一)項以外的人員認定因戰因公殘疾性質,評定殘疾等級。補辦評定殘疾等級是指對現役軍人因戰因公致殘未能及時評定殘疾等級,在退出現役后依據《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的規定,認定因戰因公性質、評定殘疾等級。調整殘疾等級是指對已經評定殘疾等級,因殘疾情況變化與所評定的殘疾等級明顯不符的人員調整殘疾等級級別。屬于新辦評定殘疾等級的,申請人應當在因戰因公負傷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3年內提出申請。

        退役軍人事務局

        68

        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定期撫恤金的給付

        《中華人民共和國烈士證明書》或《中華人民共和國因公犧牲證明書》或《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病故證明書》原件1份,A4

        【行政法規】《烈士褒揚條例》( 20198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18號第二次修訂,國務院令第601)
        第十六條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烈士遺屬,享受定期撫恤金:
        ??(一)烈士的父母或者撫養人、配偶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或者收入水平低于當地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的;
        ??(二)烈士的子女未滿18周歲,或者已滿18周歲但因殘疾或者正在上學而無生活來源的;
        ??(三)由烈士生前供養的兄弟姐妹未滿18周歲,或者已滿18周歲但因正在上學而無生活來源的。
        ??符合前款規定條件享受定期撫恤金的烈士遺屬,由其戶口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發給定期撫恤金領取證,憑證領取定期撫恤金。 第十三條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烈士遺屬,享受定期撫恤金:
        (一)烈士的父母或者撫養人、配偶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或者收入水平低于當地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的;
        (二)烈士的子女未滿18周歲,或者已滿18周歲但因殘疾或者正在上學而無生活來源的;
        (三)由烈士生前供養的兄弟姐妹未滿18周歲,或者已滿18周歲但因正在上學而無生活來源的。
        符合前款規定條件享受定期撫恤金的烈士遺屬,由其戶口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發給定期撫恤金領取證,憑證領取定期撫恤金。
        【行政法規】《軍人撫恤優待條例》(2019年第二次修訂)
        第十六條對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發給定期撫恤金:
        (一)父母(撫養人)、配偶無勞動能力、無生活費來源,或者收入水平低于當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的;
        (二)子女未滿18周歲或者已滿18周歲但因上學或者殘疾無生活費來源的;
        (三)兄弟姐妹未滿18周歲或者已滿18周歲但因上學無生活費來源且由該軍人生前供養的。對符合享受定期撫恤金條件的遺屬,由縣級人民政府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發給《定期撫恤金領取證》。

        退役軍人事務局

        69

        再生育審批(三孩生育審核)

        符合《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生育三孩條件的其他證明材料原件復印件各1份,A4

        【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2015年修正)
        第十八條 第一款 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 第二款 符合法律、法規規定條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
        【地方性法規】《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2019年修正)
        第二十三條 符合生育第三個子女條件的,夫妻雙方應當持夫妻雙方的身份證、戶口簿、結婚證原件;再婚的、收養子女的應當加持離婚證、收養登記證原件到一方戶籍地所在的鄉鎮(街道)衛生和計劃生育工作機構提出再生育申請。
        鄉鎮(街道)衛生和計劃生育工作機構應當自接到提交的相關材料之日起十日內進行審核,報縣(市、區)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審批,符合再生育條件的,辦理相關手續;不符合再生育條件的,應當以書面形式告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需要依法鑒定的,審核時間從收到鑒定結論之日起計算?;橛畔⑿杩缡『藢嵉?,辦理時限不超過二十日。
        經批準生育第三個子女的,因戶籍或者婚姻狀況等發生變化不再符合再生育條件的,除已經懷孕的以外,批準生育的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應當及時撤回批準再生育決定,并書面告知理由。

        衛生健康局

        70

        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人員合格證

        設區的市級以上人口計生行政部門組織的人口政策與計劃生育技術基礎知識考試合格證明文件原件1份,A4

        【行政法規】《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管理條例》(20016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09號公布,根據20041210日《國務院關于修改〈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管理條例〉的決定》修訂)
        第二十九條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人員中依據本條例的規定從事與計劃生育有關的臨床服務人員,應當依照執業醫師法和國家有關護士管理的規定,分別取得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鄉村醫生或者護士的資格,并在依照本條例設立的機構中執業。在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執業的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應當依照執業醫師法的規定向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申請注冊。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計劃生育行政部門、衛生行政部門共同制定。第三十條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人員必須按照批準的服務范圍、服務項目、手術術種從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遵守與執業有關的法律、法規、規章、技術常規、職業道德規范和管理制度。
        【國務院決定】《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國務院令第412號)
        208項: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人員執業證書核發機關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口和計劃生育行政主管部門。

        衛生健康局

        縣級以上人口計生行政部門組織的操作技能考核合格的證明文件原件1份,A4;
        醫師資格證書原件1份,A4

        【行政法規】《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管理條例》(20016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09號公布,根據20041210日《國務院關于修改〈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管理條例〉的決定》修訂)
        第二十九條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人員中依據本條例的規定從事與計劃生育有關的臨床服務人員,應當依照執業醫師法和國家有關護士管理的規定,分別取得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鄉村醫生或者護士的資格,并在依照本條例設立的機構中執業。在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執業的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應當依照執業醫師法的規定向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申請注冊。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計劃生育行政部門、衛生行政部門共同制定。第三十條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人員必須按照批準的服務范圍、服務項目、手術術種從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遵守與執業有關的法律、法規、規章、技術常規、職業道德規范和管理制度。
        【國務院決定】《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國務院令第412號)
        208項: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人員執業證書核發機關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口和計劃生育行政主管部門。

        衛生健康局

        71

        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執業許可

        房產權證明或者使用證明原件復印件各1份,A4

        【行政法規】《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管理條例》(20016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09號公布,根據20041210日《國務院關于修改〈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管理條例〉的決定》修訂)
        第二十一條設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由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批準,發給《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執業許可證》,并在《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執業許可證》上注明獲準開展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項目。第二十二條從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醫療、保健機構,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審查批準,在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上注明獲準開展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項目,并向同級計劃生育行政部門通報。
        【國務院決定】《國務院關于第六批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國發〔201252號)
        附件2(一)第50項: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設立許可下放至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口計生行政部門。

        衛生健康局

        72

        診所(不含中外合資、中外合作、港澳臺資診所,不含中醫診所)備案

        診所用房產權證明或使用證明件復印件1份,A4

        【行政法規】《醫療機構管理條例》(2016年國務院令第666號修訂)
        第十五條 醫療機構執業,必須進行登記,領取《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規范性文件】《自治區衛生健康委關于印發<寧夏回族自治區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寧衛規發〔20203號)
        第四條 舉辦診所的,備案人應將備案材料報擬舉辦診所所在地縣(區)級衛生健康政務服務中心或審批服務管理局備案,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后,即可開展執業活動。
        第五條 診所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服務方式、牙椅、診療科目等備案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向原備案機關對變更事項進行變更備案。
        第六條 省級行政區域內跨行政區域經營的連鎖化、集團化診所由上一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統一備案,跨省級行政區域經營的由自治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備案。

        衛生健康局

        73

        醫療機構執業登記

        醫療機構用房產權證明或者使用證明原件1份,A4

        【行政法規】《醫療機構管理條例》(2016年國務院令第666號修訂)
        第十五條:醫療機構執業,必須進行登記,領取《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第十七條第一款:醫療機構執業登記,由批準其設置的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辦理。
        【部門規章《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2017年國家衛生計生委令第12號)
        第二十六條 登記機關在受理醫療機構執業登記申請后,應當按照條例第十六條規定的條件和條例第十九條規定的時限進行審查和實地考察、核實,并對有關執業人員進行消毒、隔離和無菌操作等基本知識和技能的現場抽查考核。經審核合格的,發給《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審核不合格的,將審核結果和不予批準的理由以書面形式通知申請人?!夺t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及其副本由衛生部統一印制。條例第十九條規定的執業登記申請的受理時間,自申請人提供條例和本細則規定的全部材料之日算起。
        【部門規章】《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管理暫行辦法》(2000年衛生部、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令第11號)
        第十五條 獲準設立的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應當按《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關于醫療機構執業登記所規定的程序和要求,向所在地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衛生行政部門申請執業登記,領取《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根據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的類別和規模,確定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或設區的市級衛生行政部門受理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執業登記申請。

        衛生健康局

        74

        工程建設涉及城市綠地、樹木審批

        證明移、伐樹木原因及占用城市綠地理由的規劃部門出具的城市綠化工程設計方案審批圖紙(特殊事項需提供政府相關文件、會議紀要、領導批示或其他資料)復印件1份,A4

        【行政法規】《城市綠化條例》(1992622日國務院令第100號,201731日予以修改)
        第十九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擅自占用城市綠化用地;占用的城市綠化用地,應當限期歸還。 因建設或者其他特殊需要臨時占用城市綠化用地,須經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并按照有關規定辦理臨時用地手續。
        第二十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損壞城市樹木花草和綠化設施。 砍伐城市樹木,必須經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補植樹木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
        第二十一條:在城市的公共綠地內開設商業?服務攤點的,應當持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準的營業執照,在公共綠地管理單位指定的地點從事經營活動,并遵守公共綠地和工商行政管理的規定?
        第二十四條:百年以上樹齡的樹木,稀有、珍貴樹木,具有歷史價值或者重要紀念意義的樹木,均屬古樹名木。 對城市古樹名木實行統一管理,分別養護。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古樹名木的檔案和標志,劃定保護范圍,加強養護管理。在單位管界內或者私人庭院內的古樹名木,由該單位或者居民負責養護,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監督和技術指導。 嚴禁砍伐或者遷移古樹名木。因特殊需要遷移古樹名木,必須經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并報同級或者上級人民政府批準。
        【行政法規】《國務院關于印發清理規范投資項目報建審批事項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629)第二條第(二)項:二是將“臨時占用城市綠地審批”、“砍伐城市樹木、遷移古樹名木審批”2項,合并為“工程建設涉及城市綠地、樹木審批”1項;

        自然資源局

        75

        因保護野生動物造成人員傷亡、農作物或者其他財產損失的補償給付

        向縣級人民政府提出補償要求的同意證明材料原件1份,A4

        【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2016年修改)
        第十九條 因保護本法規定保護的野生動物,造成人員傷亡、農作物或者其他財產損失的,由當地人民政府給予補償。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推動保險機構開展野生動物致害賠償保險業務。有關地方人民政府采取預防、控制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造成危害的措施以及實行補償所需經費,由中央財政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補助。

        自然資源局

        經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調查核實,確需補償的證明材料原件1份,A4

        【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2017年修改)
        第十九條 因保護本法規定保護的野生動物,造成人員傷亡、農作物或者其他財產損失的,由當地人民政府給予補償。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推動保險機構開展野生動物致害賠償保險業務。有關地方人民政府采取預防、控制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造成危害的措施以及實行補償所需經費,由中央財政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補助。

        自然資源局


        由縣級人民政府按照省人民政府的有關規定給予補償金額證明材料原件1份,A4

        【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2018年修改)
        第十九條 因保護本法規定保護的野生動物,造成人員傷亡、農作物或者其他財產損失的,由當地人民政府給予補償。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推動保險機構開展野生動物致害賠償保險業務。有關地方人民政府采取預防、控制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造成危害的措施以及實行補償所需經費,由中央財政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補助。

        自然資源局

        76

        臨時占用草原審核

        草原權屬證明材料復印件1份,A4

        【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2013年修正)
        第四十條 需要臨時占用草原的,應當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同意。臨時占用草原的期限不得超過二年,并不得在臨時占用的草原上修建永久性建筑物、構筑物;占用期滿,用地單位必須恢復草原植被并及時退還。
        【部門規章】《草原征占用審核審批管理辦法》(2006年農業部令第58)
        第九條 草原征占用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國家明令禁止的項目不得征占用草原;
        (二)符合所在地縣級草原保護建設利用規劃,有明確的使用面積或臨時占用期限;
        (三)對所在地生態環境、畜牧業生產和農牧民生活不會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四)征占用草原應當征得草原所有者或使用者的同意;征占用已承包經營草原的,還應當與草原承包經營者達成補償協議;
        (五)臨時占用草原的,應當具有恢復草原植被的方案;
        (六)申請材料齊全、真實;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十條 草原征占用單位或個人應當向具有審核審批權限的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草原征占用申請。
        第十一條 礦藏開采和工程建設等確需征用、使用草原的單位或個人,應當填寫《草原征占用申請表》,同時提供下列材料:
        (
        )項目批準文件;
        (
        )草原權屬證明材料;
        (
        )有資質的設計單位做出的包含環境影響評價內容的項目使用草原可行性報告;
        (
        )與草原所有權者、使用者或承包經營者簽訂的草原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等補償協議。
        臨時占用草原的,應當提供前款(二)、(三)項規定的材料、草原植被恢復方案以及與草原所有者、使用者或承包經營者簽訂的草原補償費等補償協議。
        修建直接為草原保護和畜牧業生產服務的工程設施使用草原的,應當提供第一款(一)、()、(四)項規定的材料。
        【農牧廳文件】《關于認真做好草原征占用審核審批工作的通知》(寧農牧發【2011138號)規定。

        自然資源局

        77

        在草原上修建直接為草原保護和畜牧業生產服務的工程設施審批

        草原權屬證明材料復印件1份,A4

        【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2013年修正)
        第四十一條在草原上修建直接為草原保護和畜牧業生產服務的工程設施,需要使用草原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批準;修筑其他工程,需要將草原轉為非畜牧業生產用地的,必須依法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前款所稱直接為草原保護和畜牧業生產服務的工程設施,是指:
        (一)生產、貯存草種和飼草飼料的設施;
        (二)牲畜圈舍、配種點、剪毛點、藥浴池、人畜飲水設施;
        (三)科研、試驗、示范基地;(四)草原防火和灌溉設施。
        【部門規章】《草原征占用審核審批管理辦法》(2014年修訂)
        第一款在草原上修建直接為草原保護和畜牧業生產服務的工程設施確需使用草原的,依照下列規定的權限辦理:
        (一)使用草原超過七十公頃的,由省級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二)使用草原七十公頃及其以下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依據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確定的審批權限審批。
        第九條 草原征占用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國家明令禁止的項目不得征占用草原;
        (二)符合所在地縣級草原保護建設利用規劃,有明確的使用面積或臨時占用期限;
        (三)對所在地生態環境、畜牧業生產和農牧民生活不會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四)征占用草原應當征得草原所有者或使用者的同意;征占用已承包經營草原的,還應當與草原承包經營者達成補償協議;
        (五)臨時占用草原的,應當具有恢復草原植被的方案;
        (六)申請材料齊全、真實;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十條 草原征占用單位或個人應當向具有審核審批權限的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草原征占用申請。
        第十一條 礦藏開采和工程建設等確需征用、使用草原的單位或個人,應當填寫《草原征占用申請表》,同時提供下列材料:
        (
        )項目批準文件;
        (
        )草原權屬證明材料;
        (
        )有資質的設計單位做出的包含環境影響評價內容的項目使用草原可行性報告;
        (
        )與草原所有權者、使用者或承包經營者簽訂的草原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等補償協議。
        臨時占用草原的,應當提供前款(二)、(三)項規定的材料、草原植被恢復方案以及與草原所有者、使用者或承包經營者簽訂的草原補償費等補償協議。
        修建直接為草原保護和畜牧業生產服務的工程設施使用草原的,應當提供第一款(一)、()、(四)項規定的材料。
        【國務院決定】《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國發〔20145號)在草原上修建直接為草原保護和畜牧業生產服務的工程設施使用七十公頃以上草原審批,下放至省級人民政府農業主管部門
        【農牧廳文件】《關于認真做好草原征占用審核審批工作的通知》(寧農牧發〔2011138號)規定。

        自然資源局

        78

        利用濕地資源從事生產經營或者開展生態旅游活動的審批

        申請單位法人證明復印件1份,A4

        【地方性法規】《寧夏回族自治區濕地保護條例》(2018)
        第二十九條 利用濕地資源從事生產經營、生態旅游、科普教育等活動的,應當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濕地管理部門批準。濕地管理部門應當對利用濕地資源開展生態旅游等活動進行指導和監督。
        【規范性文件】《寧夏回族自治區濕地公園管理辦法(試行)》(寧林規發﹝2019﹞1號)
        第二十一條 在濕地公園內從事經營活動的,應當符合濕地公園總體規劃要求,并依法辦理有關手續。進行游覽觀光、生產經營、科研教育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濕地公園的各項保護管理制度,服從濕地公園管理單位的統一管理。

        自然資源局

        79

        在草原上開展經營性旅游活動審批

        草原權屬證明材料復印件1份,A4

        【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2013年修正)
        第五十二條在草原上開展經營性旅游活動,應當符合有關草原保護、建設、利用規劃,并事先征得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的同意,方可辦理有關手續。
        在草原上開展經營性旅游活動,不得侵犯草原所有者、使用者和承包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不得破壞草原植被。
        【部門規章】《草原征占用審核審批管理辦法》(2014年修訂)
        第九條 草原征占用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國家明令禁止的項目不得征占用草原;
        (二)符合所在地縣級草原保護建設利用規劃,有明確的使用面積或臨時占用期限;
        (三)對所在地生態環境、畜牧業生產和農牧民生活不會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四)征占用草原應當征得草原所有者或使用者的同意;征占用已承包經營草原的,還應當與草原承包經營者達成補償協議;
        (五)臨時占用草原的,應當具有恢復草原植被的方案;
        (六)申請材料齊全、真實;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十條 草原征占用單位或個人應當向具有審核審批權限的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草原征占用申請。
        第十一條 礦藏開采和工程建設等確需征用、使用草原的單位或個人,應當填寫《草原征占用申請表》,同時提供下列材料:
        (
        )項目批準文件;
        (
        )草原權屬證明材料;
        (
        )有資質的設計單位做出的包含環境影響評價內容的項目使用草原可行性報告;
        (
        )與草原所有權者、使用者或承包經營者簽訂的草原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等補償協議。
        臨時占用草原的,應當提供前款(二)、(三)項規定的材料、草原植被恢復方案以及與草原所有者、使用者或承包經營者簽訂的草原補償費等補償協議。
        修建直接為草原保護和畜牧業生產服務的工程設施使用草原的,應當提供第一款(一)、()、(四)項規定的材料。

        自然資源局

        80

        除主要草種雜交種子、常規原種種子的外的其他草種經營許可證核發


        經營場所照片、產權或合法使用權證明原件1份,A4

        【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2015年修訂)
        第九十三條 草種、煙草種、中藥材種、食用菌菌種的種質資源管理和選育、生產經營、管理等活動,參照本法執行。
        【部門規章】《草種管理辦法》(2015年農業部令1號修訂)
        第二十六條 第四款 其他草種經營許可證,由草種經營單位或個人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核發。
        第二十八條申請領取草種經營許可證的,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一)草種經營許可證申請表;
        (二)經營場所照片、產權或合法使用權證明;
        (三)草種倉儲設施清單、照片及產權或合法使用權的證明。
        第三十條 草種經營許可證式樣由農業農村部統一規定。
        草種經營許可證有效期為5年,期滿后需繼續經營的,經營者應當在期滿3個月前持原證按原申請程序重新申領。

        自然資源局

        81

        林木采伐許可證核發

        苗木所在地(村上的)證明或者是林木的林權證復印件1份,A4

        【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201912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三十九號修訂)
        第五十六條 采伐林地上的林木應當申請采伐許可證,并按照采伐許可證的規定進行采伐;采伐自然保護區以外的竹林,不需要申請采伐許可證,但應當符合林木采伐技術規程。
        農村居民采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后個人所有的零星林木,不需要申請采伐許可證。
        非林地上的農田防護林、防風固沙林、護路林、護岸護堤林和城鎮林木等的更新采伐,由有關主管部門按照有關規定管理。
        采挖移植林木按照采伐林木管理。具體辦法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制定。
        禁止偽造、變造、買賣、租借采伐許可證。
        第五十七條 采伐許可證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核發。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應當采取措施,方便申請人辦理采伐許可證。
        農村居民采伐自留山和個人承包集體林地上的林木,由縣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或者其委托的鄉鎮人民政府核發采伐許可證。
        第五十八條 申請采伐許可證,應當提交有關采伐的地點、林種、樹種、面積、蓄積、方式、更新措施和林木權屬等內容的材料。超過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規定面積或者蓄積量的,還應當提交伐區調查設計材料。
        第五十九條 符合林木采伐技術規程的,審核發放采伐許可證的部門應當及時核發采伐許可證。但是,審核發放采伐許可證的部門不得超過年采伐限額發放采伐許可證。
        第六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核發采伐許可證:
        (一)采伐封山育林期、封山育林區內的林木;
        (二)上年度采伐后未按照規定完成更新造林任務;
        (三)上年度發生重大濫伐案件、森林火災或者林業有害生物災害,未采取預防和改進措施;
        (四)法律法規和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規定的禁止采伐的其他情形。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2000129日國務院令第278號,201626日予以修改)
        第三十二條:除森林法已有明確規定的外,林木采伐許可證按照下列規定權限核發:
        (一)縣屬國有林場,由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核發;
        (二)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自治州所屬的國有林業企業事業單位、其他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由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核發;
        (三)重點林區的國有林業企業事業單位,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核發。

        自然資源局

        82

        臨時使用林地審批

        個人的身份證明復印件1份,A4

        【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201912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三十九號修訂)
        第三十八條:“需要臨時使用林地的,應當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批準;臨時使用林地的期限一般不超過二年,并不得在臨時使用的林地上修建永久性建筑物。臨時使用林地期滿后一年內,用地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恢復植被和林業生產條件。
        【行政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2016年國務院令第666號修訂)
        第十七條 需要臨時占用林地的,應當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批準。臨時占用林地的期限不得超過兩年,并不得在臨時占用的林地上修筑永久性建筑物;占用期滿后,用地單位必須恢復林業生產條件。
        【部門規章】《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審核審批管理辦法》(2015330日國家林業局令第35號;2016922日國家林業局令第42號修改)
        第七條 占用林地和臨時占用林地的用地單位或者個人提出使用林地申請,應當填寫《使用林地申請表》,同時提供下列材料:
        (一)用地單位的資質證明或者個人的身份證明。
        (二)建設項目有關批準文件。包括: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核準批復、備案確認文件、勘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項目初步設計等批準文件;屬于批次用地項目,提供經有關人民政府同意的批次用地說明書并附規劃圖。
        (三)擬使用林地的有關材料。包括:林地權屬證書、林地權屬證書明細表或者林地證明;屬于臨時占用林地的,提供用地單位與被使用林地的單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個人簽訂的使用林地補償協議或者其他補償證明材料;涉及使用國有林場等國有林業企事業單位經營的國有林地,提供其所屬主管部門的意見材料及用地單位與其簽訂的使用林地補償協議;屬于符合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風景名勝區等規劃的建設項目,提供相關規劃或者相關管理部門出具的符合規劃的證明材料,其中,涉及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的林地,提供其主管部門或者機構的意見材料。
        (四)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可行性報告或者林地現狀調查表。

        自然資源局

        83

        獵捕非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狩獵證核發

        證明其獵捕目的有效文件或材料原件1份,A4

        【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1988118日主席令第九號,201672日予以修改)
        第二十二條:獵捕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應當依法取得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核發的狩獵證,并且服從獵捕量限額管理。
        第二十三條 獵捕者應當按照特許獵捕證、狩獵證規定的種類、數量、地點、工具、方法和期限進行獵捕。持槍獵捕的,應當依法取得公安機關核發的持槍證。
        【行政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條例》
        第十五條 獵埔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必須持有狩獵證,并按照狩獵證規定的種類、數量、地點、期限、工具和方法進行獵捕。
        狩獵證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國務院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印制,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的單位核發。
        狩獵證每年驗證一次。

        自然資源局

        84

        從事營利性治沙活動許可

        治理土地權屬的合法證明文件和治理協議原件1份,A4

        【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2018修正)
        第二十六條:不具有土地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單位和個人從事營利性治沙活動的,應當先與土地所有權人或者使用權人簽訂協議,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在治理活動開始之前,從事營利性治沙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向治理項目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其他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治理申請,,并附具下列文件:
        (一)被治理土地權屬的合法證明文件和治理協議;
        (二)符合防沙治沙規劃的治理方案;
        (三)治理所需的資金證明。
        【行政法規】《營利性治沙管理辦法》(2004年國家林業局令第11)
        第三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營利性治沙活動的受理申請和檢查驗收等管理工作。
        第五條 營利性治沙涉及的沙化土地在縣級行政區域范圍內的,由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受理申請;跨縣()、設區的市、自治州行政區域范圍的,由其共同上一級地方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受理申請。
        第六條 從事營利性治沙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依照防沙治沙法第二十六條第二款規定提供有關材料,向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治理申請,并填寫治理申請表。其中有關治理協議的主要內容應當包括:治理單位名稱或者個人姓名、協議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擬治理沙化土地的四至界限、面積、治理期限、違約責任等。

        自然資源局

        項目治理所需的資金證明原件1份,A4

        【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2018修正)
        第二十六條:不具有土地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單位和個人從事營利性治沙活動的,應當先與土地所有權人或者使用權人簽訂協議,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在治理活動開始之前,從事營利性治沙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向治理項目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其他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治理申請,,并附具下列文件:
        (一)被治理土地權屬的合法證明文件和治理協議;
        (二)符合防沙治沙規劃的治理方案;
        (三)治理所需的資金證明。
        【行政法規】《營利性治沙管理辦法》(2004年國家林業局令第12)
        第三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營利性治沙活動的受理申請和檢查驗收等管理工作。
        第五條 營利性治沙涉及的沙化土地在縣級行政區域范圍內的,由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受理申請;跨縣()、設區的市、自治州行政區域范圍的,由其共同上一級地方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受理申請。
        第六條 從事營利性治沙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依照防沙治沙法第二十六條第二款規定提供有關材料,向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治理申請,并填寫治理申請表。其中有關治理協議的主要內容應當包括:治理單位名稱或者個人姓名、協議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擬治理沙化土地的四至界限、面積、治理期限、違約責任等。

        自然資源局

        85

        非國有文物收藏單位和其他單位借用國有文物收藏單位館藏文物審批

        安全技防達標證明

        【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19821119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令第11號,2015424日予以修改)
        第四十條:非國有文物收藏單位和其他單位舉辦展覽需借用國有館藏文物的,應當報主管的文物行政部門批準;借用國有館藏一級文物,應當經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批準。

        審批服務管理局

        86

        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轉讓、抵押或者改變用途的備案

        涉及轉讓、抵押的應提供房產證明、合同書或協議草案。

        【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第二十五條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不得轉讓、抵押給外國人。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轉讓、抵押或者改變用途的,應當根據其級別報相應的文物行政部門備案。

        審批服務管理局

        87

        申請從事互聯網上網服務經營活動審批

        1.營業場所的房屋證明文件或者租賃意向書(附出租人的房屋證明文件);
        2.
        信息安全證明;
        3.
        消防安全證明;

        【行政法規】《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2002929日國務院令第363號,2019324日第三次修訂)
        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門負責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的設立審批,并負責對依法設立的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經營活動的監督管理;公安機關負責對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的信息網絡安全、治安及消防安全的監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對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登記注冊和營業執照的管理,并依法查處無照經營活動;電信管理等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依照本條例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對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分別實施有關監督管理。
        第十條: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申請從事互聯網上網服務經營活動,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門提出申請;
        第十三條: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變更營業場所地址或者對營業場所進行改建、擴建,變更計算機數量或者其他重要事項的,應當經原審核機關同意。

        審批服務管理局

        88

        營業性演出審批

        1.營業性演出許可證或演出場所經營單位備案證明、個體演員備案證明
        2.
        場地證明
        3.
        同意開業的消防安全證明
        4.
        演員有效身份證明

        【行政法規】《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 第十六條 申請舉辦營業性演出,提交的申請材料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演出名稱、演出舉辦單位和參加演出的文藝表演團體、演員; (二)演出時間、地點、場次; (三)節目及其視聽資料。 申請舉辦營業性組臺演出,還應當提交文藝表演團體、演員同意參加演出的書面函件。 營業性演出需要變更申請材料所列事項的,應當分別依照本條例第十四條、第十六條規定重新報批。 第二十條 審批臨時搭建舞臺、看臺的營業性演出時,文化主管部門應當核驗演出舉辦單位的下列文件: ()依法驗收后取得的演出場所合格證明; ()安全保衛工作方案和滅火、應急疏散預案; ()依法取得的安全、消防批準文件

        審批服務管理局

        89

        文藝表演團體從事營業性演出活動審批

        1.所有專職演員的藝術表演能力證明;
        2.
        與業務相適應的演出器材設備書面聲明

        【行政法規】《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2008722日國務院令第528號,201626日予以修改) 第六條:文藝表演團體申請從事營業性演出活動,應當有與其業務相適應的專職演員和器材設備,并向縣級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門提出申請;演出經紀機構申請從事營業性演出活動,應當有3名以上專職演出經紀人員和與其業務相適應的資金,并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門提出申請。文化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日內作出決定。批準的,頒發營業性演出許可證;不批準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

        審批服務管理局

        90

        個體演員、個體演出經紀人備案

        1.藝術表演能力證明
        2.
        演出經紀人資格證明

        【行政法規】《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2016 年國務院令第666 號修訂) 第九條第二款 個體演員、個體演出經紀人應當自領取營業執照之日起20 日內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部門規章】《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實施細則》(2009 年文化部令第47 號) 第九條第二款 個體演員可以持個人身份證明和本實施細則第七條第二款規定的藝術表演能力證明,個體演出經紀人可以持個人身份證明和演出經紀人員資格證明,向戶籍所在地或者常駐地縣級文化主管部門申請備案,文化主管部門應當出具備案證明。備案證明式樣由文化部設計,省級文化主管部門印制。 第四十二條 文藝表演團體和演出經紀機構應當自領取營業性演出許可證之日起90 日內,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注冊、登記后,持營業執照副本報發證機關備案。

        審批服務管理局

        91

        民辦非企業單位成立登記

        1.擬任負責人身份證明
        2.
        住所使用權證明

        《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1998年國務院令第251號)第三章 登記
        第九條 申請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舉辦者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下列文件:
        (一)登記申請書;(二)業務主管單位的批準文件;(三)場所使用權證明;(四)驗資報告;(五)擬任負責人的基本情況、身份證明;(六)章程草案。

        審批服務管理局

        92

        民辦非企業單位住所變更登記

        新辦公場所證明

        《社會組織登記指引》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指引 第三節變更登記
        (四)住所變更
        1.
        《民辦非企業單位變更登記申請表》2.新住所證明
        二、變更登記的程序
        民辦非企業單位變更登記事項,應按照章程的要求,履行相應的內部程序,經理事會表決通過后,先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通過,再報登記管理機關核準

        審批服務管理局

        93

        社會團體成立登記

        住所使用權證明

        【行政法規】《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2016年國務院令第666號修訂)
        第三章 成立登記
        第四章第十一條 申請登記社會團體,發起人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下列文件:
        (一)登記申請書;(二)業務主管單位的批準文件;(三)驗資報告、場所使用權證明;(四)發起人和擬任負責人的基本情況、身份證明;(五)章程草案。

        審批服務管理局

        94

        社會團體住所變更

        新住所證明

        《社會組織登記指引》社會團體登記指引 第三節變更登記 六、住所變更登記 (一)《社會團體變更登記申請表》 社會團體變更住所,須按照章程的規定,履行相應的內部程序(一般為理事會或者常務理事會),經業務主管單位同意后,向登記機關提交以下材料: (一)《社會團體變更登記申請表》 (二)新住所證明 (三)會議紀要 (四)業務主管單位同意變更的文件 二、變更登記程序 (三)準予變更登記的,交回原登記證書,領取變更登記后新的登記證書。

        審批服務管理局

        95

        農藥經營許可(首次發證)

        1.經營負責人、經營人員符合相關條件的證明材料。
        2.
        農藥經營人員與申請人的工作關系證明
        3.
        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身份證明

        【部門規章】《農藥經營許可管理辦法》(農業部令20175號) 第八條申請農藥經營許可證的,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農業部門提交以下材料: (一)農藥經營許可證申請表; (二)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身份證明復印件; (三)經營人員的學歷或者培訓證明; (四)營業場所和倉儲場所地址、面積、平面圖等說明材料及照片; (五)計算機管理系統、可追溯電子信息碼掃描設備、安全防護、倉儲設施等清單及照片; (六)有關管理制度目錄及文本; (七)申請材料真實性、合法性聲明; (八)農業農村部規定的其他材料。 申請材料應當同時提交紙質文件和電子文檔。

        審批服務管理局

        96

        農藥經營許可(變更)

        1.變更內容的說明及證明材料
        2.
        法人身份證明

        【部門規章】《農藥經營許可管理辦法》(農業部令20175號) 第八條申請農藥經營許可證的,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農業部門提交以下材料: (一)農藥經營許可證申請表; (二)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身份證明復印件; (三)經營人員的學歷或者培訓證明; (四)營業場所和倉儲場所地址、面積、平面圖等說明材料及照片; (五)計算機管理系統、可追溯電子信息碼掃描設備、安全防護、倉儲設施等清單及照片; (六)有關管理制度目錄及文本; (七)申請材料真實性、合法性聲明; (八)農業農村部規定的其他材料。 申請材料應當同時提交紙質文件和電子文檔。

        審批服務管理局

        97

        農藥經營許可(延續)

        法人身份證明

        【部門規章】《農藥經營許可管理辦法》(農業部令20175號) 第八條申請農藥經營許可證的,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農業部門提交以下材料: (一)農藥經營許可證申請表; (二)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身份證明復印件; (三)經營人員的學歷或者培訓證明; (四)營業場所和倉儲場所地址、面積、平面圖等說明材料及照片; (五)計算機管理系統、可追溯電子信息碼掃描設備、安全防護、倉儲設施等清單及照片; (六)有關管理制度目錄及文本; (七)申請材料真實性、合法性聲明; (八)農業農村部規定的其他材料。 申請材料應當同時提交紙質文件和電子文檔。

        審批服務管理局

        98

        農藥經營許可(補發)

        法人身份證明

        【部門規章】《農藥經營許可管理辦法》(農業部令20175號) 第八條申請農藥經營許可證的,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農業部門提交以下材料: (一)農藥經營許可證申請表; (二)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身份證明復印件; (三)經營人員的學歷或者培訓證明; (四)營業場所和倉儲場所地址、面積、平面圖等說明材料及照片; (五)計算機管理系統、可追溯電子信息碼掃描設備、安全防護、倉儲設施等清單及照片; (六)有關管理制度目錄及文本; (七)申請材料真實性、合法性聲明; (八)農業農村部規定的其他材料。 申請材料應當同時提交紙質文件和電子文檔。

        審批服務管理局

        99

        執業獸醫師注冊和執業助理獸醫師備案

        1.醫療機構出具的六個月內的健康體檢證明
        2.
        動物診療機構聘用證明

        【部門規章】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令第18號《執業獸醫管理辦法》 第十五條 申請獸醫執業注冊或者備案的,應當向注冊機關提交下列材料: (一)注冊申請表或者備案表; (二)執業獸醫資格證書及其復印件; (三)醫療機構出具的六個月內的健康體檢證明; (四)身份證明原件及其復印件; (五)動物診療機構聘用證明及其復印件;申請人是動物診療機構法定代表人(負責人)的,提供動物診療許可證復印件。

        審批服務管理局

        100

        執業獸醫注冊

        1.醫療機構出具的六個月內的健康體檢證明
        2.
        動物診療機構聘用證明

        【部門規章】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令第18號《執業獸醫管理辦法》 第十五條 申請獸醫執業注冊或者備案的,應當向注冊機關提交下列材料: (一)注冊申請表或者備案表; (二)執業獸醫資格證書及其復印件; (三)醫療機構出具的六個月內的健康體檢證明; (四)身份證明原件及其復印件; (五)動物診療機構聘用證明及其復印件;申請人是動物診療機構法定代表人(負責人)的,提供動物診療許可證復印件。

        審批服務管理局

        101

        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核發

        相關人員資格、健康證明材料

        【部門規章】《動物防疫條件審查辦法》(2010年農業部令第7號)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第二條第一款規定場所建設竣工后,應當向所在地縣級地方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并提交以下材料:(一)《動物防疫條件審查申請表》;(二)場所地理位置圖、各功能區布局平面圖;(三)設施設備清單;(四)管理制度文本;(五)人員情況。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規定條件的,縣級地方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一次告知申請人需補正的內容。

        審批服務管理局

        102

        生產商品代仔畜、雛禽的父母代種畜禽場、孵化場生產經營許可

        1.品種來源證明
        2.
        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
        3.
        技術人員資格證書或者學歷、職稱證明

        【政府規范性文件】《寧夏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審核發放管理辦法》 第九條 申請取得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的單位和個人,依照本辦法第五條規定,向所在地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申請表; (二)申請報告。內容包括種畜禽場的基礎條件、技術力量、品種、規模、種畜禽生產技術資料、畜禽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及運行情況等; (三)種畜禽品種來源證明; (四)《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 (五)技術人員資格證書或者學歷、職稱證明的復印件。 申請換發許可證的單位和個人,除提供以上五條所規定的材料外,還應提供近三年種畜禽生產經營情況報告。

        審批服務管理局

        103

        生鮮乳準運證明核發

        1.駕駛員有效的健康證明
        2.
        奶罐出廠合格證明

        【部門規章】《生鮮乳生產收購管理辦法》 第二十九條 從事生鮮乳運輸的駕駛員、押運員應當持有有效的健康證明,并具有保持生鮮乳質量安全的基本知識。
        第二十五條 貯存生鮮乳的容器,應當符合散裝乳冷藏罐國家標準。

        審批服務管理局

        104

        生鮮乳收購站許可

        從業人員的培訓證明和有效的健康證明

        【部門規章】《生鮮乳生產收購管理辦法》 第十八條 取得工商登記的乳制品生產企業、奶畜養殖場、奶農專業生產合作社開辦生鮮乳收購站,應當符合法定條件,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畜牧獸醫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開辦生鮮乳收購站申請; (二)生鮮乳收購站平面圖和周圍環境示意圖; (三)冷卻、冷藏、保鮮設施和低溫運輸設備清單; (四)化驗、計量、檢測儀器設備清單; (五)開辦者的營業執照復印件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復印件; (六)從業人員的培訓證明和有效的健康證明; (七)衛生管理和質量安全保障制度。

        審批服務管理局

        105

        經營高危險性體育項目許可

        1.體育場所的所有權或使用權證明
        2.
        社會體育指導人員的職業資格證明
        3.
        救助人員的職業資格證明

        【部門規章】《經營高危險性體育項目許可管理辦法》(2013年國家體育總局令第17號) 第七條 申請經營高危險性體育項目,應當提交下列材料:????(一)申請書。申請書應當包括申請人的名稱、住所,擬經營的高危險性體育項目,擬成立經營機構的名稱、地址、經營場所等內容;????(二)體育設施符合相關國家標準的說明性材料;????(三)體育場所的所有權或使用權證明;????(四)社會體育指導人員、救助人員的職業資格證明;?? (五)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施;????(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材料。

        審批服務管理局

        106

        舉辦健身氣功活動審批

        1.活動場地管理者同意使用的證明
        2.
        舉辦者身份證明
        3.
        社會體育指導員資格證明

        【部門規章】《健身氣功管理辦法》(2006年國家體育總局令第9號) 第十三條 申請舉辦健身氣功活動,應當提前三十個工作日報送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 (二)活動方案(內容包括:舉辦者姓名、住址或名稱、地址;功法名稱;活動時間、地點、人數;社會體育指導員和管理人員情況等); (三)舉辦者合法的身份證明; (四)活動場地管理者同意使用的證明; (五)社會體育指導員和管理人員的資格證明。 第十九條 申請設立健身氣功站點,應當報送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 (二)習練的健身氣功功法名稱; (三)負責人的合法身份證明; (四)社會體育指導員的資格證明; (五)活動場地管理者同意使用的證明。

        審批服務管理局

        107

        設立健身氣功活動點審批

        1.固定活動場所證明
        2.
        專職站點負責人身份證明

        【部門規章】《健身氣功管理辦法》(2006年國家體育總局令第9號) 第十三條 申請舉辦健身氣功活動,應當提前三十個工作日報送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 (二)活動方案(內容包括:舉辦者姓名、住址或名稱、地址;功法名稱;活動時間、地點、人數;社會體育指導員和管理人員情況等); (三)舉辦者合法的身份證明; (四)活動場地管理者同意使用的證明; (五)社會體育指導員和管理人員的資格證明。 第十九條 申請設立健身氣功站點,應當報送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 (二)習練的健身氣功功法名稱; (三)負責人的合法身份證明; (四)社會體育指導員的資格證明; (五)活動場地管理者同意使用的證明。

        審批服務管理局

        108

        實施中等教育及以下學歷教育、學前教育、自學考試助學及其他文化教育的民辦學校審批

        1.資產來源、資金數額有效證明文件
        2.
        校長、教師、財會人員的資格證明文件

        【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2018年修正)第十五條 申請正式設立民辦學校的,舉辦者應當向審批機關提交下列材料: (一)籌設批準書; (二)籌設情況報告; (三)學校章程、首屆學校理事會、董事會或者其他決策機構組成人員名單; (四)學校資產的有效證明文件; (五)校長、教師、財會人員的資格證明文件。

        審批服務管理局

        109

        勞務派遣經營許可

        經營場所的使用證明

        【部門規章】《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辦法》(2013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令第19號)
        第八條 申請經營勞務派遣業務的,申請人應當向許可機關提交下列材料:
        ??(一)勞務派遣經營許可申請書;
        ??(二)營業執照或者《企業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
        ??(三)公司章程以及驗資機構出具的驗資報告或者財務審計報告;
        ??(四)經營場所的使用證明以及與開展業務相適應的辦公設施設備、信息管理系統等清單;
        ??(五)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證明;
        ??(六)勞務派遣管理制度,包括勞動合同、勞動報酬、社會保險、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紀律等與勞動者切身利益相關的規章制度文本;擬與用工單位簽訂的勞務派遣協議樣本。

        審批服務管理局

        110

        勞務派遣單位設立分公司經營勞務派遣業務備案

        公司設立分公司的證明材料

        【部門規章】《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辦法》(2013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令第19號)
        第六條 經營勞務派遣業務,應當向所在地有許可管轄權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以下稱許可機關)依法申請行政許可。
        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勞務派遣業務。
        第二十一條 勞務派遣單位設立子公司經營勞務派遣業務的,應當由子公司向所在地許可機關申請行政許可;勞務派遣單位設立分公司經營勞務派遣業務的,應當書面報告許可機關,并由分公司向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備案。
        【規范性文件】《關于進一步做好勞務派遣行政許可有關工作的通知》(寧人社辦發〔201683號)
        20166月起,下放自治區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審批權(含許可、變更、延續、撤銷、注銷、監督檢查)?!薄痉伞俊吨腥A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2012年修正)
        第五十七條第二款 經營勞務派遣業務,應當向勞動行政部門依法申請行政許可;經許可的,依法辦理相應的公司登記。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勞務派遣業務。
        【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2012年修正)
        第五十七條第一款 經營勞務派遣業務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二)有與開展業務相適應的固定的經營場所和設施;……經營勞務派遣業務,應當向勞動行政部門依法申請行政許可;經許可的,依法辦理相應的公司登記。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勞務派遣業務。
        【部門規章】《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辦法》(2013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令第19號)
        第二條:勞務派遣行政許可的申請受理、審查批準以及相關的監督檢查等,適用本辦法。第三條:……縣級以上地方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確定的許可管轄分工,負責實施本行政區域內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工作以及相應的監督檢查。第六條 經營勞務派遣業務,應當向所在地有許可管轄權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以下稱許可機關)依法申請行政許可。
        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勞務派遣業務。
        【規范性文件】《關于進一步做好勞務派遣行政許可有關工作的通知》(寧人社辦發〔201683號)
        20166月起,下放自治區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審批權(含許可、變更、延續、撤銷、注銷、監督檢查)。

        審批服務管理局

        111

        勞務派遣行政許可證補辦

        勞務派遣經營許可證登報掛失證明

        【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2012年修正)
        第五十七條第二款 經營勞務派遣業務,應當向勞動行政部門依法申請行政許可;經許可的,依法辦理相應的公司登記。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勞務派遣業務。
        【部門規章】《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辦法》(2013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令第19號)
        第六條 經營勞務派遣業務,應當向所在地有許可管轄權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以下稱許可機關)依法申請行政許可。
        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勞務派遣業務。
        【規范性文件】《關于進一步做好勞務派遣行政許可有關工作的通知》(寧人社辦發〔201683號)
        20166月起,下放自治區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審批權(含許可、變更、延續、撤銷、注銷、監督檢查)?!薄痉伞俊吨腥A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2012年修正)
        第五十七條第二款 經營勞務派遣業務,應當向勞動行政部門依法申請行政許可;經許可的,依法辦理相應的公司登記。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勞務派遣業務。
        【部門規章】《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辦法》(2013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令第19號)
        第六條 經營勞務派遣業務,應當向所在地有許可管轄權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以下稱許可機關)依法申請行政許可。
        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勞務派遣業務。
        【規范性文件】《關于進一步做好勞務派遣行政許可有關工作的通知》(寧人社辦發〔201683號)
        20166月起,下放自治區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審批權(含許可、變更、延續、撤銷、注銷、監督檢查)?!?/span>

        審批服務管理局

        112

        勞務派遣單位設立子公司經營勞務派遣業務許可

        經營場所的使用證明(房產證明或者租賃合同)

        部門規章】《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辦法》(2013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令第19號)
        第六條 經營勞務派遣業務,應當向所在地有許可管轄權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以下稱許可機關)依法申請行政許可。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勞務派遣業務。

        審批服務管理局

        113

        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審批

        企業向工會和職工征求意見的有關書面記錄證明材料

        【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2018年修正)
        第三十九條 企業因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的,經勞動行政部門批準,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規范性文件】《關于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審批辦法》(勞部發〔1994503號)
        第七條 中央直屬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等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的,經國務院行業主管部門審核,報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批準。
        地方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等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的審批辦法,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制定,報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備案。

        審批服務管理局

        114

        民辦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年檢(配合民政部門)

        企業向工會和職工征求意見的有關書面記錄證明材料

        【行政法規】《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1998年國務院令第251號)
        第八條 申請登記民辦非企業單位,應當具備下列條件:()經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第十五條 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登記事項需要變更的,應當自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之日起30日內,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變更登記。民辦非企業單位修改章程,應當自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之日起30日內,報登記管理機關核準。第十六條 民辦非企業單位自行解散的,分立、合并的,或者由于其他原因需要注銷登記的,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民辦非企業單位在辦理注銷登記前,應當在業務主管單位和其他有關機關的指導下,成立清算組織,完成清算工作。清算期間,民辦非企業單位不得開展清算以外的活動。
        【部門規章】《民辦非企業單位年度檢查辦法》(2005年民政部令第27號)
        第四條 民辦非企業單位年檢的程序是:(一)民辦非企業單位領取或從互聯網下載《民辦非企業單位年檢報告書》及其他有關材料;(二)民辦非企業單位于每年331日前向業務主管單位報送年檢材料,經業務主管單位出具初審意見后,于531日前報送登記管理機關;(三)登記管理機關審查年檢材料;(四)登記管理機關作出年檢結論,發布年檢結論公告。"

        審批服務管理局

        115

        補辦《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審核)

        單位或社區村(居)民委員會出具的子女狀況證明

        【規范性文件】自治區衛生計生委辦公室關于補辦《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有關事項的通知(寧衛計辦發〔2017210)
        符合條件的對象如實填寫《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申請表》,并提供戶口簿、居民身份證、結婚證(離婚證、離婚協議書)、單位或社區村(居)民委員會出具的子女狀況證明原件及復印件各一份、一寸免冠照片4張,其中以夫妻身份辦理的,提供夫妻雙方照片,交一方單位或村(居)民委員會初審。

        審批服務管理局

        116

        母嬰保健服務人員資格認定

        母嬰保健技術理論及技術操作考核成績證明

        【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2009年修正)
        第二條 依法取得執業醫師資格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經注冊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執業的專業醫務人員,適用本法。本法所稱醫師,包括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
        第十四條 醫師經注冊后,可以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按照注冊的執業地點、執業類別、執業范圍執業,從事相應的醫療、預防、保健業務。未經醫師注冊取得執業證書,不得從事醫師執業活動。
        【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2017年修正)
        第三十三條:從事本法規定的遺傳病診斷、產前診斷的人員,必須經過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的考核,并取得相應的合格證書。從事本法規定的婚前醫學檢查、施行結扎手術和終止妊娠手術的人員,必須經過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的考核,并取得相應的合格證書。
        【行政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2017年國務院令第690號修訂)
        第三十五條:從事遺傳病診斷、產前診斷的醫療、保健機構和人員,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許可。 從事婚前醫學檢查的醫療、保健機構和人員,須經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許可。 從事助產技術服務、結扎手術和終止妊娠手術的醫療、保健機構和人員,須經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許可,并取得相應的合格證書。

        審批服務管理局

        117

        醫師執業注冊(辦證)

        考核合格的證明

        【規范性文件】《醫師注冊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令第13號)
        第十二條 申請醫師執業注冊,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醫師執業注冊申請審核表;
        (二)近6個月2寸白底免冠正面半身照片;
        (三)醫療、預防、保健機構的聘用證明;
        (四)省級以上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材料。
        獲得醫師資格后二年內未注冊者、中止醫師執業活動二年以上或者本辦法第六條規定不予注冊的情形消失的醫師申請注冊時,還應當提交在省級以上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指定的機構接受連續6個月以上的培訓,并經考核合格的證明。
        第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注冊:
        (
        )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
        (
        )因受刑事處罰,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起至申請注冊之日止不滿二年的;
        (
        )受吊銷《醫師執業證書》行政處罰,自處罰決定之日起至申請注冊之日止不滿二年的;
        (
        )甲類、乙類傳染病傳染期、精神疾病發病期以及身體殘疾等健康狀況不適宜或者不能勝任醫療、預防、保健業務工作的;
        (
        )重新申請注冊,經考核不合格的;
        (
        )在醫師資格考試中參與有組織作弊的;
        (
        )被查實曾使用偽造醫師資格或者冒名使用他人醫師資格進行注冊的;
        (
        )國家衛生計生委規定不宜從事醫療、預防、保健業務的其他情形的。

        審批服務管理局

        118

        醫師執業注冊(醫療美容主診醫師備案)

        經過醫療美容專業培訓或進修并合格證明材料

        【部門規章】《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2016年國家衛生計生委令第8號)
        第十一條 負責實施醫療美容項目的主診醫師必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
        )具有執業醫師資格,經執業醫師注冊機關注冊;()具有從事相關臨床學科工作經歷。其中,負責實施美容外科項目的應具有6年以上從事美容外科或整形外科等相關專業臨床工作經歷;負責實施美容牙科項目的應具有5年以上從事美容牙科或口腔科專業臨床工作經歷;負責實施美容中醫科和美容皮膚科項目的應分別具有3年以上從事中醫專業和皮膚病專業臨床工作經歷;
        (
        )經過醫療美容專業培訓或進修并合格,或已從事醫療美容臨床工作1年以上;
        (
        )省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十四條 未經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核定并辦理執業注冊手續的人員不得從事醫療美容診療服務。
        【規范性文件】《關于加強醫療美容主診醫師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國衛醫發〔201716號)
        第一條對醫療美容主診醫師的專業實行備案管理。開展醫療美容服務的醫療機構,應當按照《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第十一條規定,對本機構的醫療美容主診醫師專業進行核定。核定的醫療美容主診醫師專業包括美容外科專業、美容牙科專業、美容皮膚科專業和美容中醫科專業。醫療機構應當及時將醫療美容主診醫師核定結果報核發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備案。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收到備案信息后,應當在醫療美容主診醫師《醫師執業證書》“備注”頁登記核定專業,并加蓋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公章。醫療美容主診醫師《醫師執業證書》中原注冊信息不變。

        審批服務管理局

        119

        醫師執業注冊(注銷)

        注銷理由及證明材料

        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2017年國家衛生計生委令第13號)
        第十六條
        醫師注冊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所在的醫療、預防、保健機構應當在三十日內報告準予注冊的衛生行政部門,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注銷注冊,收回醫師執業證書:
        (一)死亡或者被宣告失蹤的;
        (二)受刑事處罰的;
        (三)受吊銷醫師執業證書行政處罰的;
        (四)依照本法第三十一條規定暫停執業活動期滿,再次考核仍不合格的;
        (五)中止醫師執業活動滿二年的;
        (六)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不宜從事醫療、預防、保健業務的其他情形的。

        審批服務管理局

        120

        醫師執業注冊(變更)

        醫師變更執業范圍培訓(進修)考核合格證明

        【部門規章】《醫師執業注冊管理辦法》(2017年國家衛生計生委令第13號)
        第十二條 申請醫師執業注冊,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醫師執業注冊申請審核表;
        (二)近6個月2寸白底免冠正面半身照片;
        (三)醫療、預防、保健機構的聘用證明;
        (四)省級以上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材料。
        獲得醫師資格后2年內未注冊者、中止醫師執業活動2年以上或者本辦法第六條規定不予注冊的情形消失的醫師申請注冊時,還應當提交在省級以上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指定的機構接受連續6個月以上的培訓,并經考核合格的證明。
        第二十條 醫師變更執業地點、執業類別、執業范圍等注冊事項的,應當通過國家醫師管理信息系統提交醫師變更執業注冊申請及省級以上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材料。
        ??醫師因參加培訓需要注冊或者變更注冊的,應當按照本辦法規定辦理相關手續。
        ??醫師變更主要執業機構的,應當按本辦法第十二條的規定重新辦理注冊。

        審批服務管理局

        121

        鄉村醫生執業注冊(再次注冊)

        考核合格的證明

        【行政法規】《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200385日國務院令第386號)
        第十三條 符合本條例規定申請在村醫療衛生機構執業的人員,應當持村醫療衛生機構出具的擬聘用證明和相關學歷證明、證書,向村醫療衛生機構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執業注冊??h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15日內完成審核工作,對符合本條例規定條件的,準予執業注冊,發給鄉村醫生執業證書;對不符合本條例規定條件的,不予注冊,并書面說明理由。

        審批服務管理局

        122

        護士執業注冊(辦證)

        1.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成績合格證明
        2.
        臨床護理培訓并考核合格的證明

        【行政法規】《護士執業注冊管理辦法》衛生部令(第59號)
        第七條 申請護士執業注冊,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護士執業注冊申請審核表; (二)申請人身份證明;(三)申請人學歷證書及專業學習中的臨床實習證明;(四)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成績合格證明;

        審批服務管理局

        123

        中醫診所備案

        1.中醫診所主要負責人有效身份證明
        2.
        衛生技術人員名錄、有效身份證明
        3.
        資質證明

        【部門規章】《中醫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2017年國家衛生計生委令第 14 號)
        第六條 中醫診所備案,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中醫診所備案信息表》;
        (二)中醫診所主要負責人有效身份證明、醫師資格證書、醫師執業證書;
        (三)其他衛生技術人員名錄、有效身份證明、執業資格證件;
        (四)中醫診所管理規章制度;
        (五)醫療廢物處理方案、診所周邊環境情況說明;
        (六)消防應急預案。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舉辦中醫診所的,還應當提供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資質證明、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或者其他組織的代表人身份證明。

        審批服務管理局

        124

        義診活動備案

        1.《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復印件)或衛生行政部門批準設置的有效證明(復印件)原件核驗
        2.
        參加義診醫務人員所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出具的同意其參加義診的證明原件

        【規范性文件】《衛生部下發關于組織義診活動實行備案管理的通知》(衛醫發〔2001365號)
        三、義診組織單位到衛生行政部門備案時需提交以下材料:
        (
        )義診情況說明,包括義診的組織單位,開展義診的時間、地點、義診的內容 參加的醫療、預防、保健機構名稱、醫務人員數量及其從事專業等。
        (
        )組織單位法人代表簽發的責任承諾書,包括:在預定時間、地點開展所備案的義診,義診中不從事商業活動,不誤導、欺騙公眾,不聘請、雇傭非醫務人員提供醫療、預防、保健咨詢,不妨礙公共秩序等。
        (
        )參加義診醫療、預防、保健機構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復印件)或衛生行政部門批準設置的有效證明(復印件)。
        (
        )參加義診醫務人員所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出具的同意其參加義診的證明。

        審批服務管理局

        125

        計劃生育手術并發癥鑒定

        1.婚姻證明
        2.
        接受計劃生育手術的證明

        【規范性文件】《關于印發計劃生育手術并發癥鑒定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人口科技〔201167號)
        第十八條 戶籍人口和流動人口申請并發癥鑒定的,可以依照本辦法向施術機構所在地的縣級人口計生部門提出并發癥鑒定書面申請。受術者申請并發癥鑒定,應當提供身份證明、婚姻證明、接受計劃生育手術的證明,并填寫并發癥鑒定申請表。施術機構申請并發癥鑒定,應當提供機構執業許可證明、施術人員資質證明,并填寫并發癥鑒定申請表。

        審批服務管理局

        126

        再生育涉及病殘兒醫學鑒定

        診斷證明書

        【行政法規】《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管理條例》(2004年國務院令第428號修訂)
        第十二條 因生育病殘兒要求再生育的,應當向縣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申請醫學鑒定,經縣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初審同意后,由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組織醫學專家進行醫學鑒定;當事人對醫學鑒定有異議的,可以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申請再鑒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組織的醫學鑒定為終局鑒定。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

        審批服務管理局

        127

        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和認定

        1.中醫醫術專長綜述,包括醫術學術淵源、基本內容及特點描述、適應癥或者適用范圍、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說明等,以及能夠證明醫術專長確有療效的相關資料
        2.
        長期臨床實踐所在地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或者所在居委會、村委會出具的從事中醫醫術實踐活動滿五年證明,或者至少十名患者的推薦證明

        【部門規章】《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注冊管理暫行辦法》(國家衛生計生委令第15號) 第十條 申請參加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的,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統一式樣的《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申請表》 (二)本人有效身份證明。 (三)中醫醫術專長綜述,包括醫術的基本內容及特點描述、適應癥或者適用范圍、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說明等,以及能夠證明醫術專長確有療效的相關資料。 (四)至少2名中醫類別執業醫師的推薦材料。 (五)以師承方式學習中醫的,還應當提供跟師學習合同,學習筆記、臨床實踐記錄等連續跟師學習中醫滿5年的證明材料,以及指導老師出具的跟師學習情況書面評價意見、出師結論;經多年中醫醫術實踐的,還應當提供醫術淵源的相關證明材料,以及長期臨床實踐所在地縣級以上中醫藥主管部門或者所在居委會、村委會出具的從事中醫醫術實踐活動滿5年證明,或者至少10名患者的推薦證明。

        審批服務管理局

        128

        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首次核發

        經營場所產權證明或者租賃證明

        【部門規章】《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55號,2015年安全監管總局令第79號修正)
        第三章 經營許可證的申請與頒發
        第九條 申請人申請經營許可證,應當依照本辦法第五條規定向所在地市級或者縣級發證機關(以下統稱發證機關)提出申請,提交下列文件、資料,并對其真實性負責:
        (一)申請經營許可證的文件及申請書;
        (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崗位操作規程的目錄清單;
        (三)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的相關資格證書(復制件)和其他從業人員培訓合格的證明材料;
        (四)經營場所產權證明文件或者租賃證明文件(復制件);
        (五)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企業性質營業執照或者企業名稱預先核準文件(復制件);
        (六)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備案登記表(復制件)。
        帶有儲存設施經營危險化學品的,申請人還應當提交下列文件、資料:
        (一)儲存設施相關證明文件(復制件);租賃儲存設施的,需要提交租賃證明文件(復制件);儲存設施新建、改建、擴建的,需要提交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竣工驗收報告;
        (二)重大危險源備案證明材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學歷證書、技術職稱證書或者危險物品安全類注冊安全工程師資格證書(復制件);
        (三)安全評價報告。

        審批服務管理局

        129

        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延期核發

        經營場所產權證明或者租賃證明

        【部門規章】《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55號,2015年安全監管總局令第79號修正)
        第十八條 經營許可證的有效期為3年。有效期滿后,企業需要繼續從事危險化學品經營活動的,應當在經營許可證有效期滿3個月前,向本辦法第五條規定的發證機關提出經營許可證的延期申請,并提交延期申請書及本辦法第九條規定的申請文件、資料。
        企業提出經營許可證延期申請時,可以同時提出變更申請,并向發證機關提交相關文件、資料。
        第九條 申請人申請經營許可證,應當依照本辦法第五條規定向所在地市級或者縣級發證機關(以下統稱發證機關)提出申請,提交下列文件、資料,并對其真實性負責:
        (一)申請經營許可證的文件及申請書;
        (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崗位操作規程的目錄清單;
        (三)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的相關資格證書(復制件)和其他從業人員培訓合格的證明材料;
        (四)經營場所產權證明文件或者租賃證明文件(復制件);
        (五)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企業性質營業執照或者企業名稱預先核準文件(復制件);
        (六)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備案登記表(復制件)。
        帶有儲存設施經營危險化學品的,申請人還應當提交下列文件、資料:
        (一)儲存設施相關證明文件(復制件);租賃儲存設施的,需要提交租賃證明文件(復制件);儲存設施新建、改建、擴建的,需要提交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竣工驗收意見書(復制件);
        (二)重大危險源備案證明材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學歷證書、技術職稱證書或者危險物品安全類注冊安全工程師資格證書(復制件);
        (三)安全評價報告。

        審批服務管理局

        130

        ?;方洜I許可證變更法人代表、企業名稱

        變更注冊地址的相關證明材料

        《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55號,2015年安全監管總局令第79號修正)
        第十四條 已經取得經營許可證的企業變更企業名稱、主要負責人、注冊地址或者危險化學品儲存設施及其監控措施的,應當自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向本辦法第五條規定的發證機關提出書面變更申請,并提交下列文件、資料:
        (一)經營許可證變更申請書;
        (二)變更后的工商營業執照副本(復制件);
        (三)變更后的主要負責人安全資格證書(復制件);
        (四)變更注冊地址的相關證明材料;
        (五)變更后的危險化學品儲存設施及其監控措施的專項安全評價報告。

        審批服務管理局

        131

        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變更經營品種、規?;蚪洜I地址

        變更經營地址的相關證明材料

        【部門規章】《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55號,2015年安全監管總局令第79號修正)
        第十四條 已經取得經營許可證的企業變更企業名稱、主要負責人、注冊地址或者危險化學品儲存設施及其監控措施的,應當自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向本辦法第五條規定的發證機關提出書面變更申請,并提交下列文件、資料:
        (一)經營許可證變更申請書;
        (二)變更后的工商營業執照副本(復制件);
        (三)變更后的主要負責人安全資格證書(復制件);
        (四)變更注冊地址的相關證明材料;
        (五)變更后的危險化學品儲存設施及其監控措施的專項安全評價報告。
        第十六條 已經取得經營許可證的企業有新建、改建、擴建危險化學品儲存設施建設項目的,應當自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向本辦法第五條規定的發證機關提出變更申請,并提交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竣工驗收報告等相關文件、資料。發證機關應當按照本辦法第十條、第十五條的規定進行審查,辦理變更手續。
        第十七條 已經取得經營許可證的企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按照本辦法的規定重新申請辦理經營許可證,并提交相關文件、資料:
        (一)不帶有儲存設施的經營企業變更其經營場所的;
        (二)帶有儲存設施的經營企業變更其儲存場所的;
        (三)倉儲經營的企業異地重建的;
        (四)經營方式發生變化的;
        (五)許可范圍發生變化的。

        審批服務管理局

        132

        第三類非藥品類易制毒化學品經營備案證明注銷

        第三類非藥品類易制毒化學品經營備案證明

        【行政法規】《非藥品類易制毒化學品生產、經營許可辦法》(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 第5號)
        第二十四條第二類、第三類非藥品類易制毒化學品生產、經營單位不再生產、經營非藥品類易制毒化學品時,應當在終止生產、經營后3個月內辦理備案注銷手續。

        審批服務管理局

        133

        安全培訓機構書面報告

        1.單位法人證書或經授權承擔法律責任的證明
        2.
        辦公場地證明資料(聯合辦學的,提供協議原件)

        【部門規章】《安全生產培訓管理辦法》(2015年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80號修正)
        第五條 第一款 安全培訓的機構應當具備從事安全培訓工作所需要的條件。從事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以及礦山、金屬冶煉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以及注冊安全工程師等相關人員培訓的安全培訓機構,應當將教師、教學和實習實訓設施等情況書面報告所在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煤礦安全培訓監管機構。
        第四條 第五款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依法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安全培訓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審批服務管理局

        附件2

        取消的證明事項清單(10項)


        序號

        證明名稱

        設定依據

        承辦單位

        1

        流動人口婚育證明

        《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條例》(2009年國務院令第555號)第六條、第七條、第八條

        原衛生和計劃生育局

        現衛生健康局

        2

        殘疾狀況證明

        自治區殘聯 自治區衛計委關于印發《寧夏回族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管理辦法)細則》的通知

        殘聯

        3

        購買散裝汽油證明

        201438日公安部辦公廳《關于迅速采取超常措施建立完善嚴控嚴查散裝購、銷汽油制度的通知》二、明確要求,嚴格購買手續。要堅持“保障安全與服務群眾”相結合,對日常生產、生活中確需散裝購買汽油的單位和個人,明確相關手續,并要求加油站查驗手續完備后方可加油。對單位需要的,經辦人需提供單位介紹信(注明用途、數量)、單位營業執照復印件和本人身份證件等,到屬地派出所開具證明,然后就近到指定的加油站購買;對個人需要的,購買人需提供由所在居(村)委會同意的申請(注明用途、數量)、本人身份證件等,到屬地派出所開具證明,然后就近到指定的加油站購買。

        大武口區公安分局

        4

        計劃生育證明

        關于印發《寧夏回族自治區生育登記服務暫行辦法》的通知(寧衛計發〔2016130號)

        原衛生和計劃生育局

        現衛生健康局

        5

        計劃生育證明

        自治區衛生計生委辦公室關于補辦《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有關事項的通知(寧衛計辦發〔2017210號)

        原衛生和計劃生育局

        現衛生健康局

        6

        工資收入銀行流水

        關于調整困難職工界定標準和加強檔案建立錄入及核查工作的通知(寧工辦通〔201871號)規定:家庭實際人均月收入低于840元的職工,為困難職工建檔標準之一

        總工會

        7

        申請人的技藝特點成就證明原件

        【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2011225日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
        第二十九條:“國務院文化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門對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公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可以認定代表性傳承人?!?/span>
        【部門規章】《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暫行辦法》
        第六條:“文化行政部門接到申請材料或推薦材料后,應當組織專家進行審核并逐級上報。省級文化行政部門收到上述材料后,應當組織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進行評審,結合該項目在本行政區域內的分布情況,提出推薦名單和審核意見,連同原始申報材料和專家評審意見一并報送國務院文化行政部門?!?/span>
        第十條:“國務院文化行政部門根據公示結果,審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并予以公布?!?/span>

        文化旅游廣電局

        8

        申請單位法人證明

        【地方性法規】《寧夏回族自治區濕地保護條例》(2018)
        第二十九條 利用濕地資源從事生產經營、生態旅游、科普教育等活動的,應當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濕地管理部門批準。濕地管理部門應當對利用濕地資源開展生態旅游等活動進行指導和監督。
        【規范性文件】《寧夏回族自治區濕地公園管理辦法(試行)》(寧林規發﹝2019﹞1號)
        第二十一條 在濕地公園內從事經營活動的,應當符合濕地公園總體規劃要求,并依法辦理有關手續。進行游覽觀光、生產經營、科研教育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濕地公園的各項保護管理制度,服從濕地公園管理單位的統一管理。

        自然資源局

        9

        申請人身份證明材料

        【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1986625日主席令第四十一號,2019826日予以修正)
        第五十六條 建設單位使用國有土地的,應當按照土地使用權出讓等有償使用合同的約定或者土地使用權劃撥批準文件的規定使用土地;確需改變該幅土地建設用途的,應當經有關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同意,報原批準用地的人民政府批準。其中,在城市規劃區內改變土地用途的,在報批前,應當先經有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同意。

        自然資源局

        10

        書面授權證明

        【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04年修正)

        第五十九條 鄉鎮企業、鄉(鎮)村公共設施、公益事業、農村村民住宅等鄉(鎮)村建設,應當按照村莊和集鎮規劃,合理布局,綜合開發,配套建設;建設用地,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并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六十條、第六十一條、第六十二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第六十條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使用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興辦企業或者與其他單位、個人以土地使用權入股、聯營等形式共同舉辦企業的,應當持有關批準文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批準權限,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準;其中,涉及占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按照前款規定興辦企業的建設用地,必須嚴格控制。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按照鄉鎮企業的不同行業和經營規模,分別規定用地標準。

        第六十一條 鄉(鎮)村公共設施、公益事業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批準權限,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準;其中,涉及占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自然資源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網站標識碼:6402020003      寧ICP備 2021001683號-1      主辦單位:石嘴山市大武口區人民政府辦公室版權所有  

        聯系方式:0952-5892889  寧ICP備 2021001683號    

          
        性三级在线视频观看
        <strong id="ylvzf"></strong>
        
        

      2. <samp id="ylvzf"><track id="ylvzf"></track></samp>
        <video id="ylvzf"></video>
          1. <source id="ylvzf"><bdo id="ylvzf"></bdo></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