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走進大武口 > 資源優勢
資源優勢
發布日期:2022年09月07日 來源:大武口區政府網
第一模塊:得天獨厚的投資環境
大武口區地理位置優越,是石嘴山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和全市政治、經濟、商貿、文化中心。
大武口與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毗鄰,境域總面積1008平方公里,現轄1個國家級經濟開發區、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0個街道辦事處、12個行政村和50個社區居委會,常住人口29.83萬人。地處接近中國地理幾何中心,是國家能源戰備金三角、絲綢之路經濟帶、呼包銀榆經濟帶和寧夏沿黃經濟區上的重要節點城市,承東啟西的地理位置在國家西部大開發中占據明顯的區位優勢。
大武口區人居環境優美。建成區綠化率達43.11%,人均綠地面積19.8平方米,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榮獲第二屆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范縣(區)。大武口區有集游覽觀光、休閑娛樂、康體健身、科考探險、宗教朝圣于一體的北武當生態旅游區;有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國家水上運動訓練基地—星海湖水利風景區;有3000余幅遠古賀蘭山巖畫等風景名勝,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旅游風光。
大武口區屬中溫帶干旱氣候區,具有明顯的大陸性氣候特征,年平均氣溫為9.4℃。年溫差平均為12.2℃-14.0℃,比引黃灌區內部要高,十分有利于有機物質的積累。大武口地區干旱少雨,近十年平均降水量為199.6毫米,蒸發量大,年平均蒸發量為2203.7毫米,為年平均降水量的11倍。
大武口區自然資源充足。大武口區耕地多是黃河自流灌區水資源充足,黃河流經石嘴山98公里,地下水儲量10.8億立方米。大武口區還是寧夏重要的火電生產基地和電力外輸地區,是西電東送電源點之一,有大中型變電站8座,電力總裝機容量710兆瓦。太陽輻射在全國范圍內僅次于西藏西部,年光照3083小時,太陽總輻射值6027兆焦耳/平方米。
大武口是國家“三線”建設時期布局的工業基地,實施了一批國家重點項目,為社會發展提供了全方位的人才保障。近三年大武口區人口增長率為3.4%,現有產業工人6萬人,技術人才1萬余人,寧夏理工學院、寧夏工業學校兩所大中專院校每年可培養機械、機電類專業類人才5000余人,因此,我區人力資源也相當充足。
石嘴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國家級開發區,位于大武口市區西南側,規劃面積27.21平方公里。重點圍繞淄山飛地工業園、儲能材料產業園、綠色鑄造材料產業園、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等園區建設。先后被評為國家“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試點園區”“國家新型工業化(金屬新材料)產業示范基地”“國家低碳工業園區”“中小微企業創新創業示范基地”。園區基礎設施配套完善,供電、供水、供氣能力充足,排污設施完善,道路暢通,交通便捷,可承接不同規模的各類產業投資項目進駐。
第二模塊:日臻完善的產業結構
大武口區堅持把創新驅動擺在核心位置,把激發創新活力、形成轉型發展新動力作為主攻方向,著力打造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聚集區、生活性服務業集聚區、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和全域旅游示范區。
(一)農業方面特色鮮明
特色農業優勢突出,傾力打造葡萄酒小鎮等具有特定優勢的休閑旅游、人文景觀等特色田園小鎮,國家農業科技水產園區通過科技部驗收,庭院經濟、采摘觀光、花卉育苗等特色農業發展勢頭良好。
(二)傳統工業基礎雄厚
機械裝備制造業為我區支柱產業之一。現有天地奔牛、西北煤機、西北駿馬、維爾鑄造等礦山設備、精密鑄件等傳統制造企業。
新材料產業有中生新。形成了以中色(寧夏)東方集團有限公司為龍頭的有色金屬產業集群。具備了以鉭鈮鈹為主導產品,其中鉭絲、鉭粉生產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產量占世界市場量的60%和30%,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現又引進湖南杉杉、多氟多等大企業落戶大武口,是發展稀有金屬材料、電池正負極材料的理想之地。
(三)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前景廣闊
在發展傳統產業的同時,我區按照努力打造石嘴山經濟升級版的新理念,堅持把發展新經濟新產業作為優勢再造、換道超車的主要路徑,謀劃提出以“網絡經濟、健康經濟、全域旅游、科技金融、文化創意和新材料產業”為發展方向的新經濟新產業“5+1”板塊,做好無中生有文章,為產業發展注入全新動能。
網絡經濟形成集聚。以扶持互聯網+企業發展壯大為核心,建設運營網絡經濟產業園,吸引了阿里巴巴、新光控股、寧特商貿、美團等大型電商企業進駐。引進數據外包全國前5強企業和君縱達,恒天易開新能源汽車、北京騎騎智享單車投入運營,助推“共享經濟”發展。網絡經濟產業項目為產業轉型中的大武口注入了經濟新動能。
健康經濟初顯規模。積極引進及重點發展康久醫養結合項目,微醫互聯網醫院,杭州睿麗、維康恒醫療器械制造項目,德希恩生物萃取等相關健康產業及健康服務新業態發展,努力打造“中國西北健康谷”,構建大健康產業。
全域旅游、科技金融、文化創意等產業初露端倪,穩步發展。以“大沙湖”旅游為統領,加快中華奇石山文化旅游區、北武當生態旅游區、銀杏生態小鎮建設,煤城記憶景區落地試運營,打響全域旅游品牌。培育發展互聯網+金融,獲批西北第一家互聯網金融牌照,引入錢包金服及新光控股互聯網金融小貸項目,科技金融廣場建成并開業,大力發展科技金融產業,爭創科技金融應用示范城市。依托中華奇石文化園、五七干校文化園,以煤城·記憶特色街區、萬達影院為抓手,培育壯大九源文化傳媒、星海書畫藝術促進會等企業,增強文化“軟實力”,填補產業發展空白。
第三模塊:尋求合作,共創雙贏
在此基礎上,我區提出未來招商愿景,謀劃合作領域,以期與各位達成合作,共創雙贏。
裝備制造業方面,圍繞建設“全國重要煤炭綜采設備生產研發基地”目標,尋求煤礦機械制造配套企業的合作,發展大型煤礦綜采、提升和洗選等成套設備。
圍繞石嘴山汽車基地建設,尋求大型客車、貨車、小型汽車整車生產和重要總成及汽車玻璃、輪胎、精密鑄件等配套零部件項目合作。
同時,尋求高端鑄造件新產品,先進鑄造工藝和精密加工工藝技術,以及碳素制品深加工等項目合作。
在新材料產業方面,重點引進有色金屬材料制造企業,包括有色金屬粉體及系列靶材等高技術產品,延伸發展鉭、鈮、鈹合金材料及其制品,并鼓勵企業擴能發展汽車儀表、座位架等系統部件、引擎蓋、變速箱等鎂合金壓鑄件項目;重點引進炭基材料制造企業,包括特種凈水和凈氣活性炭以及與居民生活相關的活性炭及活性炭裝飾品等精深加工產品,延伸活性炭產業鏈,并鼓勵發展耐火、耐磨、耐腐蝕碳化硅制品及碳基納米材料。
網絡經濟方面,依托網絡經濟產業園重點引進、發展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網、網絡娛樂、應用服務等網絡經濟產業。
健康經濟方面,大武口與自治區食藥監局簽署了《共建大健康產業示范園戰略合作協議》,對擬落戶園區內的食品、藥品、醫療器械等項目開辟“綠色通道”。重點引進以醫療服務機構為主體的醫療產業,以藥品、醫療器械以及其他醫療耗材產銷為主體的醫藥產業,以保健食品、健康產品產銷為主體的保健品產業,以個性化健康檢測評估、咨詢服務、調理康復、保障促進等為主體的健康管理服務產業。
科技金融方面,重點培育發展金融配套產業,引進財務咨詢、征信服務、商業保理、健康保險、智慧銀行等項目。積極引入具有證券服務資質的律師事務所、會計事務所等金融中介服務機構。
全域旅游方面,依托沙湖—星海湖水系連通節點旅游、大武口洗煤廠工業旅游等,著重培育營地旅游、養生度假及自駕旅游、背包旅游、研學旅游新業態,豐富旅游演藝、特色民宿、文化商品等旅游產業。
文化創意方面,重點引進活性炭深加工、藝術品制造、異形葫蘆刻畫、手工編織等。
第四模塊:互惠互利的投資政策
今天的大武口機遇疊加,發展前景廣闊。已具備助推發展的多項優惠政策。是國家循環經濟和資源轉型試點城市,在項目審批、資源匹配、土地供應、專項支持等方面獲得國家、自治區更多的扶持政策,擁有“綠色通道”,還將大力發展網絡經濟、科技金融、全域旅游、文化創意、健康養老等新經濟新業態,落實助推服務業繁榮發展的相關扶持優惠政策,打造生活性服務業集聚區。除足額享受國家西部大開發、自治區招商引資優惠政策、自治區關于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意見、石嘴山市關于促進工業經濟轉型升級若干政策的意見、石嘴山市強化政策支持加快推進“三大轉型”的若干意見等多項政策,還將通過以獎代補、向上爭取資金等支持方式,引導、帶動產業發展。
大武口區委、區政府致力于提升行政效能,努力把大武口建成服務環境最優、投資環境最優的投資置業理想地。對項目實行全程代辦服務,建立了項目推進協調服務機制和客商投訴機制,率先實現了市區兩級職能部門在同一個辦事大廳集中辦公,我區還開展了“不見面服務”,一站式服務水平顯著提升。
昔日,大武口以煤興,迸發形成一個有著雄渾實力和輝煌成績的工業城市,今日,大武口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從典型煤炭工業城市區逐步轉型為獨具特色的宜業宜居山水園林城市。我們將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緊抓當前國家擴大內需的發展機遇,全力服務大武口經濟的發展,力爭用我們最真的熱情、最大的誠意、最優的服務、最好的環境,熱忱歡迎八方賓朋到大武口考察觀光、投資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