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府信息公開 > 法定主動公開內容 > 宜居建設 > 養老服務 > 工作信息
大武口區加強基本養老服務 助力建設“宜居之城”
發布日期:2021年12月03日 來源:大武口區民政局
按照中國共產黨大武口區第十次代表大會會議精神,區民政局結合部門職能及工作實際,加強基本養老服務,持續完善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滿足多樣化、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全力助推“宜居之城”建設。
一是完善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體系。探索完善地方政府購買養老服務指導性目錄,實施政府為困難老年人購買居家養老服務制度。依據老年人能力和需求評估結果,按照失能、半失能、自理分類開展,力爭每年為1000名左右符合條件的困難老年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健全特殊困難老年人關愛服務制度。通過購買服務、社區服務、機構服務等方式,支持養老機構、社會組織、老年協會等面向獨居、空巢、留守、失能和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老人提供日常探視、居家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務,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逐步完善。
二是補足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陣地。通過整合各類功能用房,改造盤活閑置資源,打造自助式、互助式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模式,促進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提質增效。積極爭取自治區民政廳專項資金,2022年計劃建設朝陽街道養老服務中心和星湖社區日間照料中心項目,主要圍繞滿足朝陽街道轄區及周邊鄰近街道社區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逐步形成以街道養老服務中心、周邊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的“一中心多站點”城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網絡體系,依托中心鏈接社區居家和機構養老服務,為老年人提供就近便利、普惠適用的多元化服務,形成規模適宜、功能合理、綜合連續、高效便捷的養老服務網絡。
三是開展“互聯網+”,整合線上線下養老資源。堅持系統化思維和問題導向,瞄準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痛點,將信息技術、互聯網思維與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相融合,以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為契機,以智慧養老信息服務線上平臺為依托,以綜合利用信息技術和智能終端設備為載體,實現線上線下數據快速互通互聯,打通大武口區養老服務最后一公里。
四是推動醫養康養相融合,強化養老服務供給體系。通過內設醫療機構、醫療機構新辦養老院、養老機構購買醫療服務等方式,積極探索醫養康融合發展模式。積極探索旅居養老,激發銀發市場消費潛力。通過鏈接全國各地老年群體旅游資源,實現旅游與養老產業深度融合,進一步激活“銀發經濟”市場,發掘老年人消費潛力,帶動大武口區經濟增長,開啟康養服務新篇章。
五是強化兜底保障,提高困難老年群體待遇。切實保障社會特殊困難老年群體的基本權益,結合脫貧攻堅、老年健康工作,積極聯合醫療保障部門,為特殊困難老人繳納醫療保險、統一購買意外傷害險,進一步提高老年人及其家庭抗風險能力。
六是加強資源引動,強化社會為老服務力量。為進一步深化老年健康服務,積極引導和培育社區養老服務新型社會組織,組建養老服務社會組織,成立基層老年協會,打造專業為老服務團隊和志愿服務隊伍等,為老人提供日間照料、家政、心理疏導等服務。同時積極鼓勵和引導社會各界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打造以社區服務中心、社會組織、社會力量為核心的志愿養老服務體系,發動“老黨員、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開展社區養老互助服務,鼓勵引導老年人為社會做更多貢獻。實現專業服務、社區服務、志愿服務相互配合、相互補充、良性互動,形成為老服務整體合力。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切實減輕困難家庭養老負擔,全面提高服務的精準性和實效性,強化政府兜底保障職能。
七是優化服務內容,推動養老服務轉型升級。在前期基礎養老服務的基礎上,探索創新服務方式,推進專業護理、心理慰藉、醫療保健等一系列為老服務內容。通過連接醫療資源,建立老年人健康檔案,定期為老年人提供上門隨訪、健康檢查、送醫送藥等服務,實現為老服務精準化。同時,廣泛動員轄區老年人及子女簽訂《家庭贍養協議書》,以法律的形式介入到家庭養老,督促子女履行贍養義務;鼓勵老年人簽訂《互助養老協議書》,發動鄰近老年人成立互助養老小組,推進家庭養老的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八是開展技能培訓,人才職業素養不斷提高。通過網絡學習、參加集中培訓等方式,開展社會工作師、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培訓,鼓勵養老服務從業人員考取社工證,全面提升工作人員專業素養、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積極舉辦養老護理員大賽,逐步形成以訓促賽強基礎,以賽促學助提升模式,全面提升全區養老護理職業技能水平,為持續增強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發揮作用,促進養老服務穩步高質量發展。
九是提升養老服務機構安全性及適老性能力。通過養老服務機構設施安全及適老化改造項目,實現大武口區3家養老服務機構安全達標、消防設施設備配備符合標準、日常消防安全管理落實到位,逐步補齊大武口區在老年人服務等養老設施中的短板,保證老年人可以享受到優質的養老照料服務,進一步滿足老齡化發展趨勢,不斷提升大武口區養老服務軟實力和硬實力。
十是改善困難老年人居家適老化養老環境。為保障和提升困難老年人居家養老的安全性、舒適性、便捷性,通過實地考察分級分類,采取施工改造、設施配備等方式,逐步改善低收入老年人家庭居住環境,緩解低收入老年人因生理機能退化導致的生活不便,降低家庭養老意外風險,全面提升居家養老生活品質。結合2021年60戶適老化改造項目經驗。“十四五”期間,針對城區內60歲以上低保、特困、高齡等特殊困難老年家庭室內環境開展適老化改造,申報2022年改造家庭100戶,以戶均10000元標準。